由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当代艺术批评与策展研究中心、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西安美术学院联合举办的“当代艺术的后全球化与再(去)地域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0月19日在西安美术学院雁塔校区美术馆举行。
来自四个国家的十余位学者围绕全球化与本土化交织共生的新时代,艺术的边界与形态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背景下,进行高层次的学术对话。在交流中启迪创新思维,探讨中国艺术国际化的应对策略。
我院应一平教授向大会提交论文《新时期国际化变局对中外文化交流的影响和前景展望》。
学院高度重视科研工作,积极为教师搭建平台,鼓励教师参加学术交流,通过打造科研提升工程,注重引进学术领军人才和培养学术骨干,努力打造一支高水平的科研团队。同时紧密围绕国家发展战略,致力于服务国家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促进科研工作创新发展、再创佳绩。
10月18-20日,第二届“社会-生态实践研究国际研讨会”在山东大学(威海)顺利召开。此次论坛为双主题,一是弘扬古今中外生态智慧引导下的社会生态实践,二是以人文学科、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工程学的视角深化社会生态实践研究。下设四个议题,包括回顾国内外蕴含传统或当代生态智慧的社会生态实践典型案例,基于人文、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学或人工智能技术(例如:数字孪生模拟,元宇宙情景分析)的社会生态实践项目研究,通过知识共享、创新和公众参与等途径策划社会生态实践案例研究,以及开放式议题。
图1 第二届“社会-生态实践研究国际研讨会”与会嘉宾合影
我校设计艺术学院2023级艺术设计领域人居环境设计与应用方向研究生李伯汉(导师:冯扬)受邀参加了本次学术研讨会,在研讨会中和来自国内外不同高校不同专业专家进行了学术交流和学习,诸位专家学者聚焦于探讨国内外蕴含传统及当代生态智慧的社会生态实践典范,这些案例横跨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生态自然遗产保护等领域的社会生态实践项目。在交流过程中,各位专家分享了全球社会-生态实践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与前沿成果,并深入阐释了不同学科视域下所蕴含的生态智慧原理,展现了跨学科的深度与广度。在会议尾声,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rt Therapy杂志主编Zoe Moula分享了学术论文投稿与修订的专业技巧。最后,Nathan Heavers与Daniele La Rosa副教授聚焦于社会生态实践研究进行了学术探讨,并为参会学者提供了英文学术论文撰写与投稿的详细指导。
图2 我校研究生与同济大学客座教授、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荣休教授象伟宁先生合影
本次学术交流是研究生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参加学术交流,让学生更加了解当今专业学术的发展方向、产学研用的有效融合,更好的可以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相结合,为今后的设计发展方向指明道路。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和为学生进一步提升专业知识和技能奠定了良好基础,这也为设计艺术学院在今后的产品设计教育教学方面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和经验。
9月20日至22日,由中国鲁迅研究会、西北大学主办的“中国鲁迅研究会2024年年会暨纪念鲁迅西安讲学10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西安召开。
来自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等海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出版机构,共220余位专家学者参会。我院2位教授受邀出席会议。
应一平教授向大会提交论文《造时代图像铸民族魂魄--鲁迅推广新兴木刻运动与延安木刻传承与演进的启示》在大会发表了《传承 演进 拓展--从新兴木刻到延安版画》学术演讲,邓益民教授创作了《鲁迅在西安》系列人物画作,以鲁迅西安讲学事件为核心,从多个角度再现了鲁迅在西安的一系列活动,填补了鲁迅在西安讲学这一重要事件图像资料的匮乏。同时,画作在强调传统性和民族性的基础上,还具时代审美性,对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文化有重要意义。
学院高度重视学术交流,积极为教师搭建平台,努力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师资团队。同时学院将紧密围绕国家发展战略,致力于服务国家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促进科研工作创新发展、再创佳绩。
据悉,中国鲁迅研究年会每年举办一次,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最有影响力的学术会议之一。此次大会的展开,是国内外鲁迅研究最新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在推动中国鲁迅研究、促进陕西文学事业蓬勃发展、培养鲁迅研究青年人才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4月23日,陕西省总工会、陕西省教育厅公布了陕西高校第六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结果,范敏洁、孙佳伟和姚坤三位老师分别获得文科组、工科组和医科组二等奖,我校获得优秀组织奖。
第六届陕西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由陕西省总工会、陕西省教育厅联合主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承办。本次比赛设立文科、理科、工科、医科和思想政治课专项五个组别,全省共有97家单位182名教师参加。
学校对青年教师的成长与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将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视为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环节。为了提升青年教师在教学竞赛中的表现,赛前,校工会与教务处联合行动,积极筹备并举办了校级赛事,通过两轮严格的遴选,最终确定了参赛教师队伍的名单。学校还组建了专门的指导团队,其中包括评审专家以及往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的获奖者黄孝东、郎丁、李东波等,他们为参赛教师提供了细致的指导。依据评审标准,团队进行了近20次的磨课、模拟演练和教学课件的打磨。此外,校工会主席师娟娟和教务处处长谢明也多次到场指导训练,为参赛教师们加油打气,提供全程支持。
西京学院一直致力于教育教学改革,并将教师教学竞赛作为推动这一改革的重要手段。学院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研、以赛促改”的理念,通过不断总结和提炼竞赛经验和成果,发挥获奖教师的榜样作用,以加快培养一支具备高政治素质、精湛业务能力和高超育人水平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12月5日,由陕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陕西省美术家协会承办的祖脉风采——秦岭采风写生展在长安画派艺术中心开幕。省文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蔺雨,陕西省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省美协主席郭线庐,西安美术学院院长朱尽晖,陕西省美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吕峻涛,省美协党组成员、副秘书长刘良银出席。
本展览展征集作品1375幅,经过严格筛选和评审,展出国画、油画、水彩、版画等优秀美术作品172幅。
我校教师冯旭的国画《华岳西沟》、叶岐生的国画《小院浓荫》、龚建中的油画《辋川农家》《大峪口》、侯莉的油画《宝鸡郝家庄写生四》《宝鸡郝家庄写生二》,研究生康梦颖的油画《少华西隅小西沟之一》,刘雯雯的油画《鲍旗寨老人》等6人8幅作品入选展览。
作者:冯旭
题目:《华岳西沟》
尺寸:64x48cm
绘画种类:中国画
作者:叶岐生
题目:《小院浓荫》
尺寸:64x48cm
绘画种类:中国画
作者:康梦颖
题目:《少华西隅小西沟之一》
尺寸:64x48cm
绘画种类:中国画
作者:龚建中
题目:《辋川农家》
尺寸:50x60cm
绘画种类:油画
作者:龚建中
题目:《大峪口》
尺寸:50x60cm
绘画种类:油画
作者:侯莉
题目:《宝鸡郝家庄写生二》
尺寸:50x60cm
绘画种类:油画
作者:侯莉
题目:《宝鸡郝家庄写生四》
尺寸:50x60cm
绘画种类:油画
作者:刘雯雯
题目:《鲍旗寨老人》
尺寸:58x79cm
绘画种类:油画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加强高等美术教育领域的研究与实践,11月14日上午,由西京学院和陕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美术学类工作委员会共同主办的2023年高等美术教育高质量教学成果培育专题研讨会举行。
陕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美术学类工作委员会主任贺丹教授,秘书长王彬羽教授,陕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美术学类工作委员会委员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院长蔺宝钢教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段渊古教授,渭南师范学院美术学院院长殷晓克教授,西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薛艳敏教授,陕西服装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时晓楠教授,长安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系主任吴焱教授,西安美术学院影视动画系黄向东教授,陕西师范大学窦向东教授,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詹秦川教授,商洛学院袁志正教授,西安石油大学人文学院周鸣勇教授;线上特邀嘉宾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张杰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甄巍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董书兵教授;线下特邀嘉宾西安石油大学、原评估中心主任、陕西省审核评估专家吴伟教授,西安交通大学艺术系蒋维乐教授,西安美术学院教务处副处长张乐教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艺术系主任史承勇教授,长安大学建筑学院岳红记教授,西安美术学院万毅锋教授,渭南师范学院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负责人何娇老师;西京学院校长任芳教授,西京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书玲教授,设计艺术学院院长臧卫军教授及师生代表参加会议。
研讨会围绕如何发挥专业优势与特色,不断创新艺术人才培养的路径,更好地解决当前艺术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推进艺术学科建设,凸显艺术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积极作用进行研讨。
会上,西京学院校长任芳作了致辞。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张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董书兵、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甄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院长蔺宝钢、西安美术学院影视动画系黄向东教授、西京学院设计艺术学院院长臧卫军教授等分别作了主题报告。
面对人工智能对艺术教育带来的挑战,与会者认为,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认真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绘画技法及演变,思考如何推动艺术设计与人工智能之间的融合协同。未来的艺术设计与工业密不可分,积极探索如何通过学科融合及跨学科合作,建立艺术学科与工科交叉的人才培养机制和模式,让艺术学科与工科真正实现交融。
与会者表示,只要我们抓住机遇,锐意创新,积极探索艺术教育改革发展新思路、新举措,聚焦内涵建设,坚定不移地走有中国特色的艺术教育之路,着力推动艺术教育高质量发展,中国的艺术教育事业一定能够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陕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美术学类工作委员会主任贺丹,委员蔺宝钢、段渊古、殷晓克等,西安石油大学吴伟教授、西安交通大学蒋维乐教授、西安美术学院张乐教授等9位嘉宾应邀出席。设计艺术学院师生代表参加会议。
11月3日,设计艺术学院与国家级非遗项目“传统棉纺织技艺(惠畅土布制作技艺)政校企合作签约暨授牌仪式”在山西永济惠畅文化创意有限公司举行,拉开了国家级非遗传承发展新篇章。
设计艺术学院始终秉持设计赋能、服务当代、文创多元化的发展模式寻访非遗工作,以共建共育孵化非遗文创项目研究阵地为目的,旨在发挥高校为社会及行业企业服务的功能,培养更多高素质的行业应用型人才,同时也为学生实习、实训、就业提供更大空间。
此次西京学院和永济市惠畅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就校企合作及产教融合达成共识,校企政共同开展了非遗“校企合作单位”及“产教融合基地”签约授牌仪式。
结束后,在余艳平的陪同下,学校一行参观了基地,并对土布文创产品的设计与开发、如何将高校艺术设计引入非遗文创产品开发,进一步为助力乡村产业振兴提供前沿的探索模式进行探讨。
此次政校企合作,为我校产教研融合夯实了基础,也是一次传统非遗与高校的强强联合,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惠畅土布制作技艺)的文化创意、推动交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对我校非遗与民间美术相关工作提供了新思路。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营造良好的学术与科研文化氛围,设计艺术学院积极开展学术道德与科研诚信教育系列活动,引导师生成为优良学术道德的践行者和良好学术风气的维护者,促进科研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1.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担当教育新使命
设计艺术学院党委组织基层党支部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通过学习,师生党员一致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为进一步做好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指明了方向。同时学院党委将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并融入到教育教学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更好担负起新时代“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同时要求学院广大教师立足艺术学科优势,切实做到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以坚定的理想信念滋养青年学生成长成才,潜心教书育人,在新的起点上积极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为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2.开展学术诚信教育,不断强化学风建设
为营造良好学术道德氛围,引导学生遵守学术规范、坚守学术诚信,学院组织各年级开展学术道德和科研诚信专题学习教育主题班会,通过集中学习、案例展示、分组讨论等方式认真学习了《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等文件。同学们纷纷表示将自觉抵制学术不端行为,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在学术科研中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助力学院学风建设,为学院高质量发展和人才培养贡献青春力量。设计艺术学院将继续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术活动引导师生坚守学术诚信,遵守学术规范,在校内形成风清气正的优良学术氛围。
3.举办专题培训会,营造良好学术氛围
10月27日下午,设计艺术学院在报告厅成功举办教师学术道德与科研诚信教育培训会。会议要求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应坚守科研诚信底线,遵守科研诚信规定,维护学术尊严,进一步加强学术道德和科研诚信建设,提升全体教师科学道德素养,营造诚实守信、风清气正的良好学术氛围。与会教师纷纷表示,此次专题培训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对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进一步提升科研诚信、抵制学术不端行为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本次专题培训,引导师生进一步加强学术规范思想意识,勉励广大师生成为科研诚信的践行者、学术道德规范的拥护者,为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构筑诚实守信的良好科研生态环境贡献力量。
4月27日,“创新、实践与跨界----探索设计教育的未来发展学术论坛”在西京学院成功举办。此次论坛由西京学院主办,西京学院设计艺术学院、陕西省公众科学素质与文创产业发展研究中心、陕西省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陕西省包装技术协会共同承办。教育界专家、企业精英、学校领导、教师代表等80余人出席论坛。论坛由西京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应一平教授主持。
创新、实践与跨界--探索设计教育的未来发展学术论坛嘉宾
创新、实践与跨界--探索设计教育的未来发展学术论坛现场
西京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书玲致开幕辞。张书玲对参会嘉宾、专家学者、行业精英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他表示,西京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拥有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专业,随着经济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设计艺术已成为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近几年来学院发展迅速,充满生机,研究生教育和本科教育均呈现出良好成长态势,具有非常美好的发展前景。
西京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书玲致开幕辞
论坛期间,各位专家学者、企业精英分别围绕论坛主题,以当代设计教育为核心,深入探讨、分享创新、实践与跨界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运用、影响及其互动关系。
西北大学博物馆副馆长杨国栋发言
西安文化科技创业城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石夺发言
陕西当代国画艺术研究院院长王建树发言
西安美术学院柯建军教授发言
西安壹度广告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建强发言
西安和景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洪珀发言
西安乐趣软件科技公司艺术总监尹磊发言
西京学院设计艺术学院赵郧安教授发言
西京学院设计艺术学院院长臧卫军在闭幕致辞时,对与会专家学者、企业精英分享的学术思想和行业实践感悟表示感谢。他表示,论坛中闪耀的这些真知灼见给我们的设计教育未来发展和教育模式带来了新的视角,通过此次学术论坛的交流分享,师生们进一步了解了设计教育的发展趋势,对未来的研究开展具有积极意义,同时学院将通过举办系列学术论坛助力师生科学研究及学科建设工作。
西京学院设计艺术学院院长臧卫军致闭幕辞
西京学院坐落于古城西安,是省属普通民办本科高校、陕西省“一流学院”建设单位。学校创建于1994年,2018年被陕西省确立为“一流学院”建设单位,2021年10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正式获批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建校20多年来,学校始终秉承“诚、健、博、能”的校训,以创办“有使命,有远见,有智慧”的高水平大学为己任,形成了“无私奉献、报国为民、挑战极限、追求卓越”的西京精神。
西京学院设计艺术学院现有专职教师99名,双肩挑教师3名。学院在发展过程中,获批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2项,厅局级科研基金30项,横向课题185项,到账科研经费2131.736万元;发表核心以上学术论文158篇;授权专利223件,其中发明专利32件。2017年获西安市第九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21年度陕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学院拥有2个省级科研平台“陕西省公众科学素质与文创产业发展研究中心”、陕西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陕西面花)”。
3月28日,设计艺术学院2021级艺术硕士研究生在艺海进行研学位论文开题论证答辩会。由西安美术学院武西明副教授、王卿副教授、陕西人民出版社编审曹刚三位校外专家评审和各领域硕士研究生导师组成评审团,答辩会由设计艺术学院教研科科长陈海生主持。
根据学校《关于2021级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和开题工作的通知》要求,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切实做好研究生学位论文关键环节,设计艺术学院总结往届研究生毕业论文指导的工作经验,注重研究生培养的过程管理,扎实做好研究生学位论文指导相关工作。
开题论证现场,研究生们从从选题思路、创新点、关键技术及可行性分析等方面展开论述,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毕业设计和论文构想,简明扼要地阐述选题的目的、相关研究现状、研究方法、时间安排,及重点难点等情况进行论证汇报。
评审专家结合论文开题报告撰写质量及项目选题创作的可行性提出中肯指导意见,使学生更加清晰了解毕业设计选题的不足和优势之处,对切实提升毕业设计的质量起到至关重要作用。
臧卫军院长指出:学位论文(创作、设计)是研究生在校学习阶段的主要工作,是研究生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全体导师要以严谨规范的工作和学术态度,全面做好论文(创作、设计)指导的过程管理,严把教学质量关,扎实做好毕业设计指导工作,严把毕业设计创作关,切实提高研究生教育教学质量。
2022年12月2日17时,设计艺术学院环境教研室教师苏潇做了题为:“行之形——现代简约办公室设计”讲座,并于线上顺利举行。
讲座以西安瑞迪姆医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办公室设计为例,内容围绕现代简约办公室设计的相关内容展开。讲述了如何用极简单的手法来体现极有文化底蕴的企业办公室设计。在办公室设计中,人们通常会将办公室理解为只响应公司功能和运营需求的场所,却忽视了它从感知和自然方面去提升工作效率并改善员工生活质量的作用。
苏潇将“以人为本”理念,以及简练理性的美学方式,不拘泥于固定的办公室格局,流动自由展现厚重气度的同时,倍感细致地体现人文关怀。以灵动开放的功能布局与健康生活的主旨理念,充分满足不同使用者的创新诉求,有效传达了极富生命力和归属感的企业形象。
在进行空间设计与整体规划时,前期充分考量环境景观的设计、动线规划及使用效率管理、网路、照明、噪音处理及搭配等细节。创造一个完美的办公空间,不仅为客户增进工作效率,更提升整体企业形象。
通过此次讲座,同学们可以了解到真实案例从前期方案的对接到实际落地的过程,使环境设计专业的同学深受启发。同时也对同学提出几点期望:第一,期望同学们扩大知识面,与时俱进,不断提升专业技能;第二,期望同学们注意把自己的所学专业和社会需求相结合起来,要注重实际技能的培养。
据悉,本次讲座在腾讯会议线上举行,环境设计专业的部分老师和相关专业学生参加了本次讲座。
根据《西京学院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要求,为确保研究生毕业设计工作进度与质量,设计艺术学院按照学院领导要求提前规划部署,为提高20级研究生专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特新增一个检查培养环节,于10月25日针对2020级艺术硕士研究生开展“毕业设计作品汇报与检查工作”,采取“线上+线下”的形式,开展对本次毕业设计汇报指导与答疑,帮助研究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教育、培养常态化跟踪、反馈、并持续改进的良性循环。
本次毕业设计汇报与检查工作的如期开展,为推进研究生毕业设计进度、保证毕业设计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也促使研究生和导师能及时发现问题进行整改与设计优化,为毕业设计后期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在后续工作中,设计艺术学院将继续强化过程管理与质量监控,落实指导、督促、检查工作,严把毕业设计质量关,落实好立德树人、严谨治学的根本任务,完成好本届研究生教育培养工作。
最后,设计艺术学院院长臧卫军教授指出:毕业设计指导是20级研究生现阶段的主要工作,也是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设计艺术学院要以严谨规范的治学精神,全面做好毕业设计指导的全过程管理,严把培养质量关,扎实做好毕业设计的审核指导工作,通过本次毕业设计汇报,要使学生能够更加了解自己毕业设计的不足和优势之处,并且要能对评审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及时的修改,切实提升毕业设计的质量。
据悉,本次20级研究生毕业设计作品汇报与检查,特邀督导处叶中锋老师莅临监督指导,我院导师臧卫军、赵郧安、袁军、席辉、刘静组成艺术设计领域汇报检查评审组,应一平、冯旭、贾小琳、龚建中、丁聪伟组成美术领域汇报检查评审组,对各领域研究生毕业设计作品进行指导评议。
为进一步抓好教学管理,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深入推进“教学质量提升月”活动有效开展,10月21日上午,校长任芳、副校长郭捷等领导同志深入基层一线调研指导教育教学工作。
任芳校长一行走访了设计艺术学院教室、实验室、画室等场所,了解了学院教学基础设施、实验室建设、办公条件、文化建设及“教学质量提升月”活动开展情况,与师生进行了面对面交流,群策群力共同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高质量发展。
任芳校长指出:“教学质量提升月”活动是推动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教学质量是一项常抓不懈的工程。学院要明确思路、聚焦问题、研究对策、持续改进,实现教学质量体系的不断完善与教学质量管理机制的有效运行。
任芳校长强调: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她对基层学院提出了四点要求:一是广大教师要统一思想,切实担当教书育人使命,推进学风建设,落实因材施教,加强课程教学的过程化管理,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确保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二是强化学院学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工作之间的紧密联系,加强教风学风建设,提升课堂教学水平,切实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和培养质量。三是聚焦教育教学成果转化,针对查找出来的问题,即知即改,在“教学质量提升月”活动中促进教育教学工作改革创新。四是做好党的二十大报告会精神的贯彻落实,坚持内涵发展。学院要创新教学提质量,深化改革创品牌,着力建设一流的学科专业、一流的课程、一流的教学团队,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设计艺术学院将以“教学质量提升月”活动为契机,发挥好课堂教学的人才培养主渠道、主阵地、主战场作用,积极探索和推进“艺术+思政”的教学模式改革创新,认真总结教育教学中优良的经验做法、仔细梳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优化“教学质量提升月”的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促使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为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打好坚实的基础。
为了进一步促进教学质量,提升育人水平,根据学校“教学质量提升月”活动要求和精神,设计艺术学院举办“教学质量提升月”系列活动。
活动一:听查课专项活动促进教风学风
为了提升学院教师整体教学水平,特别是“新入职”教师教学能力,学院组织开展专项听课行动。通过落实学院科以上干部、教学督导、专职教师听课措施并进行有效帮扶;为了加强课堂管理,学院认真落实课堂教学巡查制度,重点检查教师到位、学生到课、实验室、教学设备仪器以及其他教学保障服务情况,确保课堂管理规范有序。
活动二:示范教学观摩活动促进教学质量
为了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发挥优质课堂教学的示范作用,设计艺术学院于2022年10月19日在艺海214教室举办示范课教
学观摩活动。副校长郭捷、设计艺术学院院长臧卫军、学校督导叶中锋、副教授叶岐生和学院督导赵耀老师应邀参加点评。设计艺术学院全体教师线上线下参加了观摩活动。
王洋老师《设计表现技法》课程思政建设示范教学
范敏洁老师《线描》课程建设、思政融入示范教学
专家组点评
郭捷指出,一是两位老师准备充分、教学内容充实、教学能力强、学情分析到位;二是建议在课程思政设计方面,结合专业课程深入挖掘思政元素,比如匠心精神、绿色环保、家国情怀等,让课程思政落到实处,见到效果;三是学院要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从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等方面加强示范课创新性的培育和建设。
活动三:优秀学习笔记展促进学风建设
传播优良学风,树立学习榜样,营造学习氛围,设计艺术学院于10月19日在艺海二楼举办“‘暑’你优秀,有‘记’可寻”学生优秀笔记及暑假作业展。副校长郭捷、设计艺术学院院长臧卫军、副院长张文隆、袁军、王培涛莅临现场指导。此次共展评暑假优秀作业、优秀课堂笔记及课堂作业共计500余份。
副校长郭捷巡展
郭捷肯定了设计艺术学院在学风建设中做出的成绩,鼓励学院要多举办学生课堂笔记展,通过笔记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巩固教学成果。
笔记展示现场
活动四:师生主题作品展促进思想引领
翰墨飘香歌盛事,丹青亮彩写华章。在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设计艺术学院于2022年10月14日西京学院工程坊展区举办“复兴之光”为主题的师生作品展览。
作品展示现场
本次展览主要由“红色传承、绿色文明、强国之器”三个版块的内容构成,共展出招贴作品21幅、绘画作品41幅、环境设计作品28幅、产品设计作品18幅,旨在促进艺术专业学科师生之间的学术交流,提升专业创作能力和教学研究水平。形式多样的美术作品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崛起和复兴取得巨大成就,展示了新时代大学生素质教育成果,强化党性教育和专业人才培养深度融合的创新。着力打造丰富多彩、鼓舞人心、饱含深情的“大思政课”,使红色文化春风化雨、启智润心。
郭校长巡视作品展
设计艺术学院院长臧卫军表示,学院将以“教学质量提升月”为契机,不断加强队伍建设,规范教学管理,凝练办学特色,通过内涵建设促进学院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翰墨飘香歌盛事,丹青亮彩写华章。2022年10月14日,西京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在喜迎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举办“复兴之光”为主题的师生作品展览。
设计艺术学院为了全面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及《西京学院以课程思政为切入点探索构建育人体系》的指示精神,通过美术专业课堂主渠道,融入思政育人教育,探索出了“艺术+思政”的教学模式,取得了“艺术思政”教学改革的可喜成果。
本次展览主要由“红色传承、绿色文明、强国之器”三个版块的内容构成,共展出招贴作品21幅、绘画作品41幅、环境设计作品28幅、产品设计作品18幅,旨在促进艺术专业学科师生之间的学术交流,提升专业创作能力和教学研究水平。形式多样的美术作品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崛起和复兴取得巨大成就,展示了新时代大学生素质教育成果,强化党性教育和专业人才培养深度融合的创新。着力打造丰富多彩、鼓舞人心、饱含深情的“大思政课”,使红色文化春风化雨、启智润心。以书言志、以画寄情,用展览语言激活红色基因,以文化凝聚力量,引导和激励广大师生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文明、和谐、美好的氛围。
设计艺术学院党委书记臧卫军表示:“这次书画作品展,融政治性、思想性与艺术性于一体,紧扣喜迎党的二十大召开这一主题,突出了学院学科专业特性,进一步强化了党性教育和专业人才培养深度融合的创新,是学院为广大师生精心打造的一个培根铸魂的艺术文化学习交流平台,希望广大师生通过参观学习,能够进一步激发爱党、爱国、爱校的热情,进一步提高艺术欣赏能力与水平,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珍惜大好时光发奋学习,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现场参观展览的师生一致认为,这次活动是一次思想的洗礼、信念的升华、党性的锤炼,进一步坚定了文化自信和“坚定信念跟党走”的使命担当。
据悉,西京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将通过多种形式,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以此推进和加强美育工作,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培养学生审美情趣,让精神文明之花更加灿烂辉煌,鼓舞和激励师生奋进新征程,勇担新使命,以新时代、新作为、新贡献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附:部分展览作品图片
(文:范光 图:马早升)
(一)“红色传承”版块部分展示作品
作品名称:《号角嘹亮》招贴设计作者:臧卫军
作品名称:《我们有信仰》招贴设计作者:尹娟
作品名称:《永远跟党走》招贴设计作者:刘静
作品名称:《我们有信仰》招贴设计作者:伍文君
作品名称:《家欢乐大丰收(1)》 招贴设计 作者:杨茹婷 张依然
作品名称:《家欢乐大丰收(2)》招贴设计 作者:杨茹婷 张依然
作品名称:《红四方面军西征过户县》中国画作者:叶岐生张文隆
作品名称:《陕西第一位共产党员——刘天章》 中国画 作者:张文隆
作品名称:《建设大三线》 中国画作者:赵耀
作品名称:《军旗诞生》中国画作者:杨震楠
作品名称:《龙源口战役》中国画 作者:魏历厅
作品名称:《茅坪革命旧址》中国画作者:何耀
(二)“绿色文明”版块部分展示作品
作品名称:《“长安里”西安唐村民宿群设计(1)》 环境设计作者:杨芯源李欣然王思晴
作品名称:《“长安里”西安唐村民宿群设计(2)》 环境设计 作者:杨芯源 李欣然 王思晴
作品名称:《“长安里”西安唐村民宿群设计(3)》 环境设计 作者:杨芯源 李欣然 王思晴
作品名称:《杭州钢铁厂遗址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环境设计作者:蒋芮苒
作品名称:《基于5G技术下的苗族传统文化虚拟现实展厅设计》 环境设计 作者:石渊
(三)“强国之器”版块部分展示作品
作品名称:《高压电塔检修作业平台》产品设计作者:李恒义 高默涵 马英捷
作品名称:《智能轨道清砂机造型设计》 产品设计 作者:常钧杰
为了进一步做好学院2022 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落实与执行,提升学院人才培养质量,设计艺术学院于9月28日在第二会议室组织召开2022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执行说明会。会议特邀副校长郭捷、教务处副处长黄鹏飞、电子信息学院副院长王锋、设计艺术学院学科带头人赵郧安、设计艺术学院院长臧卫军担任校内专家,设计艺术学院全体教师参会。会议由副院长张文隆主持。
执行说明会现场
首先,张文隆就此次人才培养方案执行会的目的、意义及主要任务进做了介绍。他表示,此次会议是为了进一步做好学院 2022 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落实与执行,加强全体教师对培养方案的理解,理清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思路,明晰课程体系及所授课程在专业培养方案中的地位与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落实好人才培养方案的“最后一公里”。
设计艺术学院副院长张文隆介绍会议
随后,产品设计、动画、美术学、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5个专业负责人,分别就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思路、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课程体系与实践环节安排、人才培养方案的变化与特色及执行中需解决的问题等四个方面作了汇报。
产品设计专业教研室主任杨剑威汇报
动画专业教研室主任于兵科汇报
美术学专业教研室主任文立磊汇报
环境设计专业教研室主任齐达汇报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研室主任鞠月汇报
与会专家就设计艺术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及各专业的汇报情况进行了深入点评。臧卫军表示,各专业教研室主任均能站在全局思考,主要体现在对人才培养方案当中对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的理解方面;赵郧安对各专业的汇报总结了四点:高标准、特色化、学科交叉、调研充分;黄鹏飞指出,课程矩阵做好了,课程标准才能写好,课程评价才有意义;王锋建议培养目标可以再拔高,十二个毕业要求同等重要,关联矩阵中支撑关系要再斟酌。
设计艺术学院院长臧卫军点评发言
教务处副处长黄鹏飞点评发言
电子信息学院副院长王锋点评发言
设计艺术学院学科带头人赵郧安点评发言
副校长郭捷作总结发言,她指出今天活动的目的,是让教师们进一步理解、吃透人才培养方案;让教师要更加明确如何培养学生,怎样实现培养目标,如何高效实施教学。同时,她对各专业的汇报给予了充分肯定,表示各专业的汇报思路清晰,目标明确,课程群的特色突显,专业综合训练安排合理,汇报突出了学校特色。
副校长郭捷总结发言
最后,郭捷表示,设计艺术学院高度重视2022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各专业调研充分,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思路清晰,培养目标明确,课程体系合理。同时提出,关于学院整体平台课程特色如何体现,专业综合训练课程如何开展,立德树人、课程思政与艺术如何融合,希望全体教师共同研讨,共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图/曹学瑞
5月21至28日,陕西省公众科学素质发展与文创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积极响应全省科技活动周活动安排,围绕“走进科技,你我同行”主题,精心组织、积极动员,创新活动载体和方式,开展了一系列生动有意义的特色科普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科普效果。
一、科技周之丝网印体验活动
本次活动首先由指导老师杨顺带领同学们了解了丝网印刷工艺的制作原理、流程和技巧,介绍了丝网印刷的应用和优点,通过生动的讲解,学生们详细了解了丝网印刷的制作要求及其制版、分版、叠色等相关专业知识。随后杨老师指导同学们进行制版印制,应用不同颜色呈现在T恤衫上,让同学们在体验丝网印刷乐趣同时,也亲手创作出自己的作品,并在实践动手中感受到丝网印刷的便捷和魅力,体会到艺术之美和生活之美的融合。
二、科技周之陶艺制作实践活动
活动现场,指导老师刘纪垒给同学们介绍了陶艺的由来、兴起和发展,讲解了陶艺的历史文化,接着给同学们示范了制陶的基本手法,同时给同学们普及了陶艺制作的基础知识和要领。在动手实践环节,同学们身心投入,体验陶艺制作带来的美感。通过本次陶艺制作活动,不仅锻炼了青年学生的手、脑、心协调能力,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更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三、科技周之创意画大比拼活动
想象力是科学技术的翅膀,是创造精神和科学发明的灵感启示,而创意画则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最好途径之一,能够激起学生关注科学、探索科学的兴趣。本次创意绘画活动历时约两个小时,同学们呈现出了一幅幅别具一格的绘画作品,他们发自内心地感受到了自豪和快乐。活动现场指导老师谢恬为同学们进行了全程指导,讲解了相关绘画技巧,同时谢老师充分肯定了本次绘画活动,认为此次活动能够开阔创新学生视野,繁荣校园文化生活,并期待以后能多开展类似的活动。
四、科技周之版画学习制作活动
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民族自信,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提高大学生艺术审美情操,设计艺术学院5月27日在艺海210教室开展了版画知识讲座与体验活动,指导老师丁言伟详细讲解了有关木刻版画的知识和制作方法。本期活动内容主要讲解了版画的基本概念、种类与区别其他画种的主要特点,以及版画的发展概况,并结合版画作品为学生深入浅出地解析了版画艺术的语言形式与图式特色,让学生深刻感受中国传统文化魅力,进一步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五、科技周之3D打印科普体验活动
本次活动科技感十足,同学们在指导老师于兵科的讲解和指导下,深刻地体会到了科技的魅力。首先于老师为同学们介绍了3D打印的技术原理、建模软件、原料种类等知识,使同学们对3D打印形成了初步的了解,同时于老师还带领大家近距离观察3D打印机的工作过程和3D打印成品,使同学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3D打印技术的快捷便利和独特魅力。通过此次学习实践活动,同学更加深入地了解了3D打印技术未来的发展潜力和广阔前景,对科学技术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程中的重要意义有了更加深切的体悟。同学们纷纷表示,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应当认识到自己肩头的责任,坚志气、硬骨气、足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
陕西省公众科学素质发展与文创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科技周系列特色科普活动的开展,营造了“爱科学、讲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浓厚科技创新氛围,展现了西京青年学生热爱科学、追求创新的良好精神面貌,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促进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协调发展,进一步提高了广大青年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为加强我校实验室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提升实验室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设计艺术院于2021年12月9日在工程舫和艺海进行了实验室管理人员技术大练兵活动,活动以“综合素质提升,经验交流分享,技能精耕细作”为主旨,重点考察了艺术实验教学中心实验室管理人员专业素养、实验仪器设备操作熟练程度以及设备保养维护水平。
本次练兵活动由设计艺术学院院长臧卫军主持,同时特别邀请了教务处刑卓副处长、设计艺术学院张文隆副院长、教务处实践科张惠科长、教学质量监督处专家张武森教授、美术教研室和视觉传达教研室丁言伟、刘典老师为本次练兵活动的专家评委。
臧卫军院长充分肯定了本次“校长工程”-实验室管理员大练兵活动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及紧迫性。介绍了目前艺术实验教学中心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人员构成的基本情况,同时强调实践教学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室是实践教学的主要场所,实验室管理员的管理水平以及设备操作技能对实践教学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实践科张惠科长向各位评委和参与本次练兵的四位实验室管理人员介绍了练兵流程。
白本立老师对艺术类专业软件的安装以及同步传输技能和效果进行了展示,同时对大型数字印刷机从构造、功能、保养维护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并按照设计作品-排版-印刷设计图-裁切作品-装订作品的流程进行了完整的演示。
桑海超老师对产品设计与模型制作实验室三轴雕刻机的功能、操作流程以及安全注意事项进行了介绍并现场演示了设计作品-路径生成-选材及设备调试-雕刻制作设计作品,精准呈现了在木板上雕刻精美图案的完整流程。
王凤清老师从照明技术专业角度对光与空间实验室的灯具种类、功能以及照明专业术语照度、色温进行了介绍并演示了射灯、筒灯不同照度、不同色温的视觉效果以及在不同材质的墙面上所呈现的不同的视觉感受。同时在教学中融入了课程思政,光是温暖的象征,也是人文关怀的体现,希望我们的学生根据主人的不同需求设计出更加人性化的照明设计作品。
李娜老师对丝网印刷实验室的晒版机、烘干箱等设备进行了介绍并按照在网框上刷感光胶-感光作品-烘干作品-印刷作品的流程进行了完整演示,在布包上印制出了清晰的老虎图案作品。
演示结束后,教学质量监督处专家张武森教授对本次练兵活动进行了总结,专家们对管理员老师的操作水平进行了现场打分。对四位实验室管理员设备操作技能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建议大家积极参与实验实训教学活动,不断提升专业素养,提升工作技能,为我校实践教学工作贡献力量。
最后,艺术实验教学中心袁军主任对专家评委们的点评和指导表达了感谢,并表示将以本次实验室管理员技能大练兵活动为契机,加强专业知识学习,不断提升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把实验室管理员技能提升练兵项目作为长效机制去抓,也充分体现了设计艺术学院“匠心精神+艺术素养”“艺工相长”的人才培养特色。
近期,设计艺术学院美术教研室按照教学计划举办了教学中期作品汇看与教学研讨会。本次教研活动由美术教研室主任文立磊副教授主持,美术教研室全体教师与兼职教师参加。
本次作品会看主要包含《油画A3》、《设计色彩》、《水彩》、《素描A1》四门课程的学生作品,根据研讨会按排对《素描A1》课程进行教学研讨,该课程是设计艺术学院本科各学科专业的基础课程,通过对素描概念内涵的认识理解,构图、形体、色调等因素的技能性实践训练,使学生初步掌握一定的造型表现与创意能力,要求各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素描课程与专业课的衔接,针对各专业特点,落实环节设置实施教学,围绕如何更好地衔接五大专业为主题,就如何打好素描造型基础这一问题,进行教学方法的交流和深入讨论。
在研讨过程中,教师分别介绍了自己的课程设计、授课思路和训练方法,要求以老带新做好传帮带工作,把自己的授课经验与专业特点相结合,以自己的教学经验给与合理性建议。
最后,对任课教师因材施教、范画指导、多元化教学所付出的心血和努力给予积极评价;与会教师纷纷表示今年的实践课教学成果有了很大的改观,围绕进一步提高基础教学水平、课程安排、环节设置、教学评价与方法和沟通信息等方面交换了看法,对下一阶段实践教学实践过程中,如何与专业特点相衔接,加强教学内容针对性等,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和措施,力争以更好的成果展示出设计艺术学院基础教学的成绩,使基础课教学在全面提升学生专业能力与艺术素养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基础作用。
根据美术教研室本学期教学活动按排于2021年11月10日下午4:10,在艺海519室举行以“素描与专业学习的认识”为主题的课程建设研讨活动,主讲人为赵晓军老师。
本次教研活动有美术教研室主任文立磊副教授主持,其重点指出素描是设计艺术学院重要的平台课程,其作为各专业的基础课程,在本科专业最初的学习阶段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美术教研室负责素描课程的教师们就课程体系建设,如何因材施教,怎样培养具有造型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一系列问题,不曾间断地进行着教学探索和研究,以期获得更高的教学质量。
随后赵晓军老师凭着多年基础教学实践经验,以强烈的问题意识、开阔的学术视野、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富有创新性的见解,紧密围绕基础教学特别是素描基础教学的教学手段、方法、环节以及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展开具有针对性的系统讲述,充分体现出“新文科”背景下高校美术教育工作者超越自我、立德树人的精神风范。
在本次《素描》示范教学观摩课研讨中,赵晓军老师以造型艺术共性认知要求为基础,从不同的专业方向的专业要求出发,从学生的学习现状、认知水平和专业特点与目标要求切入,敏锐地提出基础:造型的通识性教学要与各专业紧密衔接的专业个性需求和人才成长发展相结合的教学思路。他谈到:“环境设计专业教学主要内容包括作品分析及临摹、形状研究、正负型构成、透视基本原理、黑白灰构成、草图体验及景观素描创作;美术学专业结合美术学专业作品现状进行分析,除了基本的形状、透视、
构图练习增加了静物素描写生、经典人物素描临摹及石膏像或人物写生素描;动画专业结合国内外动画作品动态,教学内容中注重人体动态造型练习、动物速写及场景素描;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主要围绕设计素描静物、人物素描两个模块;产品设计专业围绕工业产品结构素描和人物素描练习工业产品结构图临摹、工业产品造型写生或临摹、人体动态速写及符合人机工程的工业产品创意设计的基本训练”。赵老师还结合学生作业进行讲解,并总结到:素描课程的空间很大,教师在教学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不断学习、不断尝试,丰富课程内容,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启发学生不断实践,不断创新。为素描课程建设提供了宝贵思路和建议。
随后,教务处续晓飞老师和侯阿利老师强调,教师在完成课程教学的同时要做好与后期专业方向课程、专业核心课程的衔接,鼓励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注重教书育人,在备课工作中紧密结合课程思政,培养学生高尚的文化素养、乐观的生活态度。
美术教研室文立磊主任、潘晓东教授、冯旭教授、叶岐生教授等对本次课程进行了点评,肯定了赵晓军老师严谨的课堂教学态度、饱满的育人精神,以及近期素描课程整体的教学效果;素描课本身具备一定的独立性,必须在“新文科”思路背景下结合各专业特点,总结教学得失,完善教学大纲;现阶段应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多开展类似的多种形式的课程研讨,不断调整教学手段与方法,落实各教学环节设置,实实在在提升各专业学生的基础能力,使素描基础课程教学在培养学生造型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获得更大突破。
近日,设计艺术学院美术教研室如期举办了教学中期汇看活动,并举行教学研讨会。本次教研活动由美术教研室主任文立磊副教授主持,邀请设计艺术学院副院长张文隆副教授,龚建忠教授,丁聪伟副教授参加,美术教研室全体教师与兼职教师参加。
本次会看主要的课程是《油画A3》、《设计色彩》、《水彩》、《素描A1》这四门实践课程,对《素描A1》课程进行教学研讨,《素描A1》课程是设计艺术学院的大一本科各学科专业基础课程。通过对素描概念内涵的认识理解,以及构图、形体、色调等因素的技能性实践训练,使学生初步掌握一定的造型表现与创意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设计艺术学院美术教研室担任素描教学的任课教师,注重素描课程与专业课的衔接,针对各专业特点,落实环节设置实施教学,有的放矢,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此次汇看,围绕如何更好地衔接五个专业为主题,就如何打好素描造型基础这一问题,进行教学方法的交流和深入讨论。
在汇看作业和研讨会上,教师们各自介绍了自己的课程设计、授课思路和训练方法,尤其是今年新聘的老师都逐一发言,把自己在其他学校的授课经验与西京学院专业特点相结合,谈了自己的教学体验,并给与了合理的建议。
教学研讨会临近结束,与会者纷纷表示今年的实践课教学成果有了很大的改观,对任课教师因材施教、范画指导、多元化教学所付出的心血和努力给予积极评价;围绕进一步提高基础教学水平、课程安排、环节设置、教学评价与方法和沟通信息等方面交换了看法,对下一阶段实践教学实践过程中,如何与专业特点相衔接,加强教学内容针对性等,提出一些具体建议和措施。大家纷纷表示,一定要努力完成结课前的教学任务,力争以更好成果展示出我们的教学业绩,使基础课教学在全面提升学生专业能力与艺术素养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基础作用。
10月11日至10月22日,西京学院设计艺术学院2020级美术领域研究生在本专业课老师、研究生导师冯旭教授的带领下赴蓝田县焦岱镇秦北写生教育实践基地地进行了为期11天的专业实践写生课程,在“专业写生”课程教学期间,西京学院研究生处处长蔡红专、副处长颜志宏、设计艺术学院院长臧卫军等莅临写生基地指导工作,并慰问写生师生。
研究生处领导表示:专业写生是美术领域十分重要的实践教学实践环节,不仅为学生提供了短期集中对外专业交流的机会,也是理论联系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专业趋势认知和人文内涵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专业写生,既拓宽了学生眼界,又加强了对专业的认知,为美术领域研究生的后续核心课程、毕业设计及工作认知做好准备,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调查研究、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最后,设计艺术学院院长臧卫军提出:“专业写生”是学生亲近自然进行绘画写生训练的重要课程,主要教授学生观察物象、取景构图、造型表现等的方法和步骤,通过课程的系统学习,为学生将所学的基础绘画知识进行体现和发挥,提供了有效途径,使学生了解写生过程,掌握写生步骤,解决写生中出现的问题。
并提出具体要求,在外写生的研究生要注意人身安全,带队老师不仅要担负对学生的基础性教学工作也要担负起学生在外的安全管理责任,疫情期间更要注意个人防护,安全返校。
在设计艺术学院的倡导下,美术学教研室,根据西京学院“教学质量提升月”活动的通知精神和具体要求,严肃认真地制订了有关教学质量提升的活动安排与计划,落实重点观摩课程和色彩、素描课程为重点的中期质量检查会看教研活动事项。2021年10月13日下午4:15,美术教研室在艺海教学楼中国画实验室首先进行了美术学《中国画A2》本科教学观摩活动。担任本课教学的应一平教授集本学期八周中国花鸟画教学成果和学生作业作心得分享。
教学观摩活动中,应教授本着“立德树人”的精神高度,以多年教学的丰富经验和绘画修养,从中国花鸟画勾线、分染、着色,到工具材料的应用;从课堂掌控,到教学辅导环节设置等方面,全面介绍了课程教学手段和要求,以及面对出现的问题和所采取的有效措施,努力达到的教学目标。主要突出三点:一是教师个人专业素养和专业水平应具有的高度,以适用教学;二是必须为学生提供高水准的范画等教学资料,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以方便教学顺利展开;三是严格要求,精心辅导,坚持课上课下全过程辅导,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现有水平,把“三个一切”落实在实际教学中,体现教师应有的师德风范与责任,使与会教师深受启发。应教授展示了他珍藏多年给学生临摹用的宋时花鸟画高仿精品,印刷精良,清晰度高,经与学生临摹作业对比,大部分作业效果接近原作,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应教授在教学中付出的心血与努力和实实在在成绩。在场教师纷纷表示应教授在严格教学指导、理论联系实践等方面力求高质量教学做出了表率;同时希望发挥本教研室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多开展类似的教研活动,使这种学习交流经常性、常态化,为有效促进人才培养、提升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创造更多的学术交流机会。
教学作品观摩会后,美术教研室文立磊主任还就近期主要工作,特别是重点领会教育部“思政纲要”精神,深挖“思政”要素,梳理本专业各课程“思政”细则条目,全方位落实“立德树人”;“育人”国家战略;如何将“课程思政”尽快融入教学大纲和教案的修订、各专业课教学评价体系的优化等工作提出了进度和要求,并请大家认真讨论。
作者:
教学示范观摩系列活动是设计艺术学院在新文科背景下为教师搭建的跨学科交流平台。为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打造高效课堂,增强教师间的教学交流,夯实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基本功,全面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充分展示教师风采,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设计艺术学院于2021年9月22日下午在艺海楼展开了由强威老师主讲的《产品设计方法学》课程示范教学观摩课。
此次观摩课由艺术学院教务科科长王锋主持,学院教学督导:叶岐生、张佳维、严晖,以及美术教研室、产品设计教研室和动画教研室全体教师参与。授课教师强威以《产品设计方法学》中“产品设计程序”为主要内容,从十九大提出的主要矛盾入手,构建美好生活需要,提出设计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进行课程导入,引入产品设计理念的相关转变,到产品设计程序等内容进行重点讲授;特别在产品设计理念的转变阶段,从形式追随功能到多元化设计理念的提出,结合大量设计师案例及自身企业案例,阐明设计理念的多元化;在产品设计程序阶段采用案例教学,激发学生思考,贴合实际。整体课程设计严谨、条理清晰、内容丰富,并体现出该课程在产品设计过程中较大的价值及引导意义。
课后由产品设计教研室主任杨剑威做总结,各位教学督导进行点评,对强威老师的授课和表现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较高的评价,授课过程中引入大量企业案例、课程设计结构严谨、知识面很广、有一定的教学深度,并启发听课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深度理性思考。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是教师与学生互相沟通的主窗口。此次设计艺术学院课堂教学观摩课的开展,不仅为参赛教师搭建了一个挖掘潜能、展现风采、超越自我的机会,也为其他教师创设了互观互学、交流研讨、提升课堂驾驭能力的机会,对教师教育思想的转变、专业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引领作用,必将有利推动教师专业化成长进程。努力建设一支“德高”、“学高”、“艺高”的高素质创新型教师队伍,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西京学院陕西省公众科学素质与文创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为积极响应上级号召,于2021年9月11-17日开展 2021 年陕西省全国科普日校内活动周行动。
2021年9月15日,研究中心在我校艺海208实验室,开展了一次社会公开科普创意画体验活动,学生通过网络平台报名,提前预约参与此次活动,活动负责人谢恬教授围绕“建党百年,高科技创新”主题, 给学生讲解了科普创意画的原理,为学生进行创意作品示范,展示了工具的使用方法及主题创意画的构思途径和创作流程,并耐心指导学生创作科普创意画,学生通过三小时的体验活动,了解了纺织印染色的上色原理与上色技巧,掌握了定向主题创作的构思模式和原创T恤文创产品制作流程,完成了多项原创作品,成品为文创T恤产品。
此次公共活动受到了参与学生的一致好评,文创发展中心通过此次活动深化文明实践,积极传播科普知识。为激发青少年热爱祖国,坚定梦想,拓展思维搭建了丰富多元的实践平台。今后中心也会定期开展这样的活动,本着为社会服务,推动社会科学艺术素质教育的目标,不断深化活动内容,拓展活动类型,办好这项社会服务工作。
7月12日下午,西京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教师不畏酷暑,在教师暑期培训安排组织下集体前往高新都市之门参观“百年历程红色记忆”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展览活动。本次展览汇聚了西安美术工作者创作的优秀党史题材及现实题材作品,分为峥嵘岁月、珍贵记忆、古城儿女、腾飞西安四个板块,展品涵盖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等多个艺术门类,是艺术家们坚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主题性创作成果的集中展示与汇报。我院叶岐生、张文隆、赵耀、魏玉晶、周清等多名教师作品入选此次展览,为党的生日献上贺礼!
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中共西安市委宣传部,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西安中国画院共同指导和实施了“百年历程红色记忆”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紧紧围绕建党百年主题,创作完成了百余幅作品,生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历程,热情讴歌了西安日新月异的变化和新时代古城人民的幸福生活。
盛世丹青写史诗,百年征程波澜阔,千秋伟业抒胸怀!本次建党百年画展做为西安市党史学习教育的现场课堂之一,激发起我院教师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斗争精神,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持续奋斗、勇往直前,同时也勉励我院教育工作者牢记教育使命,以满腔热情推动西京的艺术教育发展,在新文科背景下勇于创新,勇于探索,再创辉煌!
2021年6月15日上午10:00,设计学院组织20级视传专业研究生和部分研究生导师在艺海三楼对“品牌与传播设计”课程进行教学成果结课会看活动。
本次课程结课会看作业质量较高,研究生授课教师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组织好课堂,能将课程的教学成果很好的展现出来,我院学科带头人、研究生导师赵郧安教授对此次作业会看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对每幅作品做了相应点评,学生也积极的与老师们进行互动、交流,整个会看教学轻松且充实,学生展示着本学期的学习成果,充分的体现了设计艺术学院的进步与发展,教师们的辛勤付出也得到了回报。
据悉,本课程通过学习对品牌设计的内容细分说明,分别对品牌内核层面,产品层面,市场层面,最后才是视觉层面,品牌内核和市场决定了品牌视觉的方向,用户通过视觉接触产品了解品牌,其目的是向用户展示企业形象,给用户一种与众不同的品牌设计,能让用户快速记住品牌形象,然后决定是否愿意主动分享,同时了解品牌与设计之间的关系等,从而提高学生对品牌设计的热情,有利于今后在设计作品的创作中将品牌内核、产品质量、市场需求、视觉形象等引用其中,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探索其品牌魅力。
作为一名高校艺术研究生授课教师,在研究生教学中要精心设计自己的理论与实践课堂,利用新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学习。认真钻研教材、案例,与时俱进的挖掘教材,在授课之余一定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授课能力,在以后的教学中取得教学、设计作品的最佳成果。
5月24日至6月2日,西京学院设计艺术学院2018级、2019级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动画、产品、美术等5个专业780余名学子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奔赴咸阳、宝鸡、韩城、汉中等地进行了为期10天的专业考察。
“专业考察”是艺术专业十分重要的外出实践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了短期集中对外交流的机会。是理论联系实践的重要环节,是专业趋势认知和人文内涵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专业考察,拓宽了学生眼界,加强了对专业的认知,为后续核心课程、毕业设计及工作认知做好准备,同时培养学生调查研究、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专业考察学习过程中对陕西省内的优秀民俗文化,民间艺术等进行了参观学习,考察过程以博物馆参观、民俗文化体验、文化创意产品、风景写生等方式进行,使学生对陕西优秀传统文化有宏观的了解认识,使学生了解了未来可能的就业方向、工作环境及企业对设计人才需求的专业能力素质要求等,了解了文化创意产品的市场现状,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动态,以实地考察丰富学生对相关专业的感性认识,并通过设计艺术的造型转化为后续的专业设计创作提供素材,进而培养学生将中国传统文化运用于当代设计的转换能力同时利用专业考察收集了相关材料,为日后开展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和专业学习提供支撑。
此次专业考察写生实践活动不仅提升了相关专业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概括、提取能力、艺术表达能力、创作设计能力,也为学生在今后的专业学习中进一步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
产品专业学生外出考察(一)
产品专业学生外出考察(二)
美术专业学生外出考察(三)
视传专业学生外出考察(四)
动画专业学生外出考察(五)
环境设计专业学生外出考察(六)
产品专业学生实地学习(一)
产品专业学生实地学习(二)
美术专业学生实地学习:现代陶艺---陕西火凤凰艺术陶瓷
1.注 浆 2.脱模
3. 胎体精修 4.瓷胎烘干处理
5.上釉
6.素烧
7.贴画
8. 贴金
传承人介绍凤翔邰氏木版年画概况
1.凤翔木板年画木板的选料
2.木板的油墨印刷
3.套色木板年画的印刷展示
4.油墨印刷体验
5.套色印刷、彩绘
6.体验作品展示
视传专业学生考察笔记(部分)
动画专业采风(一)
动画专业采风(二)
环境设计专业学生现场绘制作业(部分)
4月20日下午,在艺海210教室召开了2020级本科生专业写生说明会。学院领导、指导教师、辅导员和学生代表共同参加了本次写生说明会,并由教务科科长王锋主持本次会议。
会议首先介绍了本次写生的目的、重要性以及各班指导教师,强调要遵守纪律,服从管理,注意安全,并向同学们详细讲解了本次写生的具体行程安排、住宿餐饮、费用构成等,就学生关注的各类问题进行了详尽细致的解答。
其次,由美术教研室主任文立磊老师提出了课程学习的目标、专业写生的内容、作业量的要求、每天作息时间及教学内容安排、学习及纪律要求、出行安全等相关要求,指导教师叶岐生教授指出,本次写生是同学们专业学习和人生阅历的重要经历,要适应环境,克服困难,提前做好外出写生的各项准备工作。
会议最后,要求同学们珍惜写生机会,认真完成学业,做好外出写生的各项准备工作,在做好专业学习的同时也要注意外出安全。
据悉,本次写生时间是5月10日至5月21日,外出地点是宝鸡姚儿沟写生基地、洛南华阳写生基地等,参与写生师生共计约600余人。
2021年4月21日,设计艺术学院20级艺术设计领域研究生由刘静老师带队前往西北大学博物馆进行博物馆研学考察。本次考察活动的主题是接触西北大学博物馆四大分馆展厅内容,包括地球馆、生物馆、历史馆、校史馆,储备相关文物资料、知识,拓宽艺术设计领域的专业知识视野。
首先是前往生物馆进行参观,讲解人员对馆藏植物、动物生存方式、生活习性进行比较细致化的讲解,尤其是对陕西秦岭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参观珍稀植物标本
参观秦岭四宝模拟环境
随后前往地球馆,主要针对地质、地理文化环境进行讲解,从地球的初期诞生到地壳运动,再到生物大爆发,灾害、化石、矿石等一系列演化过程,同学们都对其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学习。尤其是针对矿石的参观,让同学们了解了更多的材质、材料使用,对艺术设计专业学习来说也是有很大帮助。
地质分区参观
矿石材料讲解
在历史美术馆参观了岳钰佛教美术画作,了解每一幅作品之中的故事与文化内涵,同时学习美术画作手法,理解其背后的深意,尤其是针对佛教文化的画作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同学们都有极高的兴趣,画家将宗教艺术与当代社会文化进行结合创作,使本次授课新颖又不失和谐。
佛教美术画作参观
最后自由参观校史馆与历史馆,历史馆主要展出丝绸之路的展品,体现中西方文化的交流,通过丝路文物的造型、纹样、功能等方面可以提取出有用的艺术设计相关元素,展馆内还展示有西北大学的考古研究成果,在对历史文物的参观和学习中对学生的专业启发很大,参观结束后刘静老师向学生们提出参观博物馆的重要性:审视自身的知识结构,检验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判断学识的积累现状,最后树立不断学习的决心。
2021年4月14日上午10时在研究生工作室,组织对20级美术领域研究生的色彩造型语言研究、绘画材料与技法、传统临摹三门课程的结课作品进行了综合会看,设计艺术学院院长臧卫军及研究生导师、相关授课教师、教研科科长陈海生参加了此次作业会看。
此次展览会看是设计艺术学院对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常设性教学展览,展示了2020级美术领域硕士研究生们近期的学习和创作的成果,最大的进步是课程与专业方向结合,教师们各自介绍了在教学过程中的课程思路及训练方法,重在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学会观察和创作的方法,提高了学生对专业认识,梳理了教师在研究生专业教学中面临的教学问题,因材施教更加明确了专业实践课的教学方法。
此次2020级美术领域研究生综合课程结课作业汇展,不仅为广大师生进行交流学习提供了一个平台,也是美术领域研究生专业能力的一次展示和学习,这是对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展示作品是检验和考察学习情况及教学成果的有效手段和方式。通过展示作品的交流可以激励学生不断开展实践探索,提高创作能力,是教学相长的重要手段。在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和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如期圆满完成各项研究生教学任务,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果和效果,使研究生在课程学习中可以不断深入传统,深入生活,感受时代精神,探索艺术语言,为今后专业课的学习打好基础。
为丰富艺术设计专业中国传统文化这门课的授课形式,将非遗文化更加直观地展现在同学们面前,4月14日,艺术设计专业研2005班的18名学生在刘静老师的带领下,赴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进行参观学习。此次学习特别邀请到民间艺术家李红军教授为大家讲解,李教授长期从事陕西民间美术的学术性研究,尤其对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有深入和独到的见解。
通过李教授的讲解使同学们清晰的了解到陕西的历史,从蓝田猿人的发现到半坡遗址的遗迹,从周秦汉唐等十四个王朝在此建都到丝绸之路的兴起,无一不表明陕西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久远的文明传承,正是这些创造出了陕西别具特色的本土文化和人文环境,也孕育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随后李教授谈到了陕西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线索38416条,其中西安鼓乐、中国剪纸、中国皮影已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此外,陕西已命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492人,其中78人为国家级传承人。并介绍以陕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大类项目为基础,通过馆内的图片、文字和实物对其地理分布、历史沿革、呈现形态、文化内涵、历史、艺术、以及传承等进行解说,使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李教授的解说幽默诙谐、旁征博引,帮助同学们更深入的理解了陕西民间美术,并对陕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这次学习使同学们了解到了书本之外的陕西特色的传统民间文化,并且解答了关于传统民间文化在各专业的应用与发展的一系列问题。
通过参加此次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激发了同学们的创作激情,而且增强了师生之间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并且引导学生在以后的学习生涯中该如何去寻找和吸收艺术的养分,参观结束后,学生们纷纷表示:“将以更饱满的精神状态与艺术热情投入今后的学习中去。”
根据2019级研究生培养进程要求,为了保证2019级研究生论文及毕业设计质量,设计艺术学院于4月8日下午三点,分别组织视传和环艺两个方向的2019级研究生在艺海212和艺海219会议室进行“2019级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中期检查工作”;出席视传组答辩的评审老师有:臧卫军教授、席辉副教授、王颖副教授;环艺组答辩评审老师有:赵郧安教授、俞进军教授、齐达副教授、李晨副教授,及30名20级研究生,中期答辩开始前,答辩秘书分别向大家介绍了中期答辩评价标准、答辩要求和流程、检查内容等。
本次毕设(论文)中期答辩程序包括:书面审查和现场答辩环节,答辩环节中通过对照《学位论文开题论证报告书》审查《学位论文工作中期进展报告》相关信息内容,和19级研究生通过PPT现场讲解、专家问辨等方式对毕设(论文)的中期进展过程、阶段性成果、重点难点、下一步研究计划、完成进度等相关内容进行了答辩质询,专家组评委根据19级研究生毕设(论文)中期进展和学生答辩情况进行综合测评打分。
答辩组评审老师对每个答辩研究生的阐述、论文及毕业设计等方面针对性的提出了改进措施及问题。分别从论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未来规划、设计思路等各方面提出中肯的意见建议,使同学们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论文和设计的不足之处,明确了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的各个方面,以及在正式答辩和毕业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通过本次学位毕设(论文)中期答辩各位答辩专家肯定了2019级艺术设计领域研究生的毕设(论文)研究水平及成果,同时要求学生针对毕设(论文)答辩中存在的问题按照专家提出的意见和思路进行有效整改,希望她们的毕设(论文)水平能有更大进步,体现设计艺术学院研究生教育和培养的成果和水平,从而为20级研究生完成合格的毕业设计及论文做好铺垫。
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为了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提高研究生教育教学质量,设计艺术学院组织了对研究生《素描造型艺术》课程结课作业会看活动,设计艺术学院院长臧卫军及研究生导师、教研科科长陈海生参加了此次作业会看。
据该授课教师丁聪伟教授介绍,此次课程分为经典素描临摹研究、写生研究、人物模特写生三个单元,本次会看的是2020级美术领域研究生的作品,通过对作品临摹研究,在经典范式中理解形体、结构、比例、动态等造型要素的应用,提高理性分析与审美表达能力,从而使研究生拥有独到的见解,独立的调研能力,独创性甚至创造性的定位和高度。
这是设计艺术学院为了提高对研究生日常教育教学质量的培养管理,首次对研究生课程结课作业进行会看,在会看中相互学习交流,梳理教师在专业教学中所面临的教学问题,明确学生在专业实践课学习中所遇到的薄弱环节,在学习交流中,提高研究生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水平,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也为今后其他研究生授课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借鉴和经验,从而在研究生授课教学中培养研究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创新能力,也为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不断提高设计艺术学院对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2019年5月25日,设计艺术学院2019级环境设计专业、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美术学专业、动画专业、产品设计专业共计24个教学班753名学生在专业教师、书院辅导员的共同协作带领下,开始了为期两周的校内写生,指导本次写生的有:设计艺术学院院长臧卫军、副院长张文隆、美术教研室主任文立磊、龚建中教授、丁聪伟教授、冯旭教授、贾小琳副教授、王远副教授及设计艺术学院的青年教师。
《专业写生》是设计艺术学院各专业学生亲近自然进行绘画写生训练的重要课程,在各专业培养方案中属于专业实践环节课程。该课程主要教授学生观察物象、取景构图、造型表现等的方法和步骤。《专业写生》课程由素描(速写)写生和色彩写生两部分组成。本次写生选择在西京园内进行,为保证教学质量,设计艺术学院制定了详细的方案计划,将学生分组分批次分主题的进行分流教学,设定六组教学场景:植物写生,湖边、喷泉、亭榭等水域写生,树林、植被等树石写生,花街附近、幼儿园等生活场景写生,艺坊、体育馆、京华大礼堂等户外建筑写生,体育课、家属活动区等人物动态写生,实行教授示范、师生同画、每日点评等制度,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秩序。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学生将所学的基础绘画知识进行体现和发挥提供了有效途径,使学生了解写生过程,掌握写生步骤,解决写生中的问题。本课程使学生积累绘画经验的同时能够提高审美、造型能力,为各专业方向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作者:范敏洁
近期,设计艺术学院为了提高学生对线上教学的兴趣,并探讨如何在疫情这个特殊时期进一步创新教学方法,平衡学生迫切求知欲和相关文化素养课较少之间的矛盾,艺术欣赏形式多样和教学方法单调之间的矛盾,夯实基础使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得到有效提高,由设计艺术学院研究生导师应一平教授在线上分享了一堂以莫高窟画塑形态流变的艺术鉴赏扩展课,我院青年教师及美术专业学生参加了此次扩展课。
敦煌莫高窟,始建于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是我国也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艺术宝库。丝绸之路的千年繁荣,多元文明的千年交融催生了敦煌莫高窟,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敦煌莫高窟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前往探索。应一平教授从莫高窟壁画的艺术角度,为同学阐述了:莫高窟作为艺术的宝库,因不同时代的艺术风尚在这里汇集成的斑斓景观,重点讲解了在解读和赏析艺术作品时必须要具备一定的艺术能力,要有各方面的知识储备,必须了解艺术作品中所蕴含的想象和精神,感受艺术作品所表达的情景交融和虚实相生,通过对中国绘画的分类、形态流变和莫高窟壁画分类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使其生动有趣继而引发学生对敦煌莫高窟画塑形态流变的兴趣。
课后,听课教师对应一平教授丰富的艺术素养以及教学的方式方法展开了讨论和交流,青年教师通过本次的教学观摩活动,不仅增加了教师间的学习交流和相互借鉴的机会,而且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升线上教学能力,学生表示对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拓展自身视野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张帅
近期,根据研究生授课教学进程,研究生课程已全部结课,设计艺术学院李晨老师针对相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疑惑以及课程中的重难点,多次组织研究生在线上进行专业学习研讨交流。
虽然已按照规定的教学计划结课,但是授课教师将该专业学科的教学电子书、授课PPT等资源共享给学生,并提供学法指导,对于一些比较难于理解的内容,受到教学进度、线上学习等因素的影响,在直播中没有及时、深入、充分交流的学习内容,授课教师和学生通过这种不间断、随时性的连线及时和研究生进行互动交流学习,打破了地域上的限制,让研究生可以将近一个阶段的学习进度和疑问汇报给老师,再由老师做针对性指导。
虽然已经结课,但是我院老师本着对学生负责任的态度从未松懈、对学生专业学习的标准从未降低,并从专业理论和实际操作如何结合,重点难点如何分析、专业作品如何设计、学习目标怎样达成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交流,充分保证了前期研究生教育教学的质量和专业学习的延伸,为学生在线学习提供了便利,为复学后的继续学习奠定了基础。
作者:张帅
为了切实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学习,进一步提升年轻教师的在线教学水平,夯实线上授课质量;设计艺术学院近期组织了全院教师线上观摩应一平教授为18级美术学专业讲授的《美学原理》示范课程。
应一平教授在授课前能根据教学大纲,进行了充分研讨、深入互动,根据在线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了细致的课程设计,对本节讲授的内容进行了说课,明确了重难点,也说明了教师在实际授课中应重点注意的环节,保证了学生在线听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授课过程中应一平教授通过对图片的看景分辩,进行意识引导,从而引发对“图像时代的审美思考”,指出学生应该在学习生活中应学会看景、读画、观境。并在主体部分阐经述典、旁征博引,通过对中外优秀图例与艺术家观点对比的方式,说明了对自然美的认识,继而引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意识的关注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将理论课讲授的生动有趣。
课后,听课教师对应一平教授在线教学的方式方法展开了热烈讨论和经验交流,希望学院可以此为契机多组织有经验老教师的教学观摩活动,从而增加教师间的学习交流和相互借鉴的机会,以便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升线上教学能力,完成各项教学任务和目标,以确保疫情期间线上教育教学质量。
作者:张帅、文立磊
为推动我院课堂教学改革创新,提升教学质量,为第二届陕西省高校课堂教学创新大赛做好准备。2020年4月9日,设计艺术学院陕西高校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获得者魏玉晶老师在设钉钉群做了题为“课堂教学创新大赛观摩课及参赛经验分享”的分享交流活动。设计艺术学院60多名教师参与了本次活动。
魏玉晶老师简要分析了省级教学竞赛的相关要求,将自己参加陕西首届高校课堂教学创新大赛比赛课程进行了现场示范并分享交流了参赛经验。她强调了教学内容选取和教学设计的重要性,指出教学竞赛内容的选取不是知识的浓缩,也不是课堂的切片,而是要做到一事一议一事一课,将知识碎片化、情景化、可视化;教学设计也是评分中的一项重要环节,要能够清晰完整的体现出教与学的过程,并与实际教学环节紧密结合。
在将近一个时的分享交流活动中,魏玉晶老师结合亲身实践教学经验和参赛经验诠释了课堂“创新”的意义,使得参与活动的教师们加深了对于省级教学竞赛和课堂创新的了解和认知。
作者:王峰
随着以“聚力·笃行”为主题的第四届西安建筑装饰设计奖新闻发布会的落幕,“西安设计力量集结令”随之发起。由第四届西安建筑装饰设计奖组委会主导,奖项形象大使全力参与的校园宣讲和城际交流活动作为西安设计力量集结的重要途径也随之启动。
12月20日,第四届西安建筑装饰设计奖首场校园宣讲在西京学院成功举行。在西安设计界被冠以“幽默”“多才”的设计精英、文焯空间设计事务所创始人设计总监谢文川作为形象大使代表为西京学院的学子带来了一场设计师的职业经历的精彩分享。同时行业代表企业西安宝马建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设计部总经理任文智也从就职方向向同学进行了宣传。
一个快闪PPT,一个风趣幽默的自我介绍,便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谢文川老师从自我介绍、工作历程的角度出发,通过自己的切身感受向同学们剖析了设计师的真实心理,通过自己从最初到现在的一些代表项目,向同学们传递“痛并快乐着才会成长”的真知,表达出“走过的那些弯路,并享受这条路”的内心感受。
文焯空间设计事务所创始人、设计总监谢文川为同学们作精彩分享
宣讲的过程中,谢老师通过实景与方案的图片对比,告诉同学们设计一定要落地;通过空间、材质、灯光的配合,向同学们传递好的项目需要专业的团队支撑;通过细节的设计、定制,来诠释设计师为甲方解决问题的初心;通过家装、工装以及民宿的区别,告诉同学们出发点和立意的不同。
形象大使代表谢文川与同学们精彩互动并为优秀学生送上奖品
西安宝马建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设计部总经理任文智
作为本次校园宣讲的企业代表,宝马建设设计部总经理任文智也通过一个精彩的PPT,为同学们带来了“设计是为经营服务,设计师要为公司创造价值,也要创造自己的价值”的观点。“方案是林黛玉,扩充是赵本山,落地是罗玉凤”他也通过戏谑的表达为同学们阐述了方案与落地的真实关系。为谁设计?一定要处理好“甲方决策人”“设计总监”“目标客户”三者的关系,自信心也必然是成功的必备素质。
西安市装饰业协会设计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张侠进行奖项宣讲
除了精彩的分享外,西京学院设计艺术学院院长臧卫军、副院长张文隆,环境设计教研室主任齐达,环境设计专业教授俞进军等老师还和本次活动的宣讲嘉宾及组委会代表进行了座谈。希望通过校企联合,共同促进学院的发展和进步,共同为行业输送优秀储备人才。
作者:杨剑峰
为了更好的展示艺术类专业的教学成果,展示设计艺术学院的学生风采。12月13日上午,副校长郭捷在设计艺术学院院长臧卫军,副院长张文隆,学科带头人赵郧安教授,教务科科长王锋,环境设计专业教研室主任齐达等人的陪同下在艺海参观指导了艺术类专业学生作品联展。
参观过程中,副校长郭捷听取了臧卫军对学生作品的详细介绍,并逐一观看了每幅设计作品和绘画作品,她对部分学生的优秀作品给予高度评价,肯定了设计艺术学院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工作思路。她指出,像学生作品展这样的专项展览已经成为设计艺术学院的常规项目,要持续办下去,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把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工匠精神、协作精神等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促进学生专业能力和创新水平的不断提高。
环境设计专业学生作品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作品
学生速写作品
据悉,本次展览共展出来自环境设计专业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300余件作品。环境设计专业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作品联展,一张张极具冲击的设计模型和作品,展现出了学生深厚的设计能力。本次展出不仅给了学生们一个自我展示的机会,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意识,提高了学生对艺术的追求和激情。此外,美术学专业举办的千张速写作品展,对绘画设计专业创作的指导意义是其他造型方式无法替代的。学生通过大量的速写训练这样的方式来增强造型能力和再创造的综合能力,这也充分展示了设计艺术学院学生的创作能力,展现了设计艺术学院的教学水平。此次作品展的成功举办,对活跃设计艺术学院学术氛围,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杨帅
(院长臧卫军已审阅并同意发布)
2019年11月29日下午,艺术学院2017级研究生毕业作品初展在工程舫开展,副校长黄文准,研究生处处长蔡红专参观了展览,此次毕业作品展是根据《西京学院艺术硕士毕业设计作品展和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与书写格式》的文件要求,对艺术硕士研究生专业能力展示是毕业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百分制评审需达到70分以上才可提交学位论文和答辩,这是为了提高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专业能力展示和进一步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为目的,设计艺术学院特邀陕西历史博物馆研究员蔡昌林教授,设计艺术学院院长、研究生导师臧卫军、赵郧安、俞进军、席辉、齐达、李晨组成评审组,对我院2017级研究生毕业作品进行评审打分。
本次视传方向毕业作品主要分为海报设计、书籍设计、产品包装设计、视觉形象设计等几个方向,评审专家在细致地看了每一件作品后,认为此次毕业作品展总体水平要比往年水平要提高很多,研究生们思维活跃,在与导师沟通探索下有许多创新。
同时,臧卫军院长也指出研究生在设计时的经验较少,设计作品还是显得稚嫩,但是通过这些作品看到了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对专业知识的总结与升华,传递出艺术硕士研究生扎实的技术功底与灵活的设计思维,表达了他们对青春的回忆,理想的追求,人生的感悟。对学校而言,这是一份满意的毕业作品答卷;对低年级研究生而言更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范例,同时希望17级研究生采纳评审专家提出的指导性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以更完美的毕业设计作品参加学校的毕业设计作品展览。
设计艺术学院18、19级全体研究生参加了此次毕业设计展。
作者:张帅
近日,西京学院设计艺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2017级招贴设计结课展览顺利举办,设计艺术学院院长臧卫军以及视觉传达设计教研室全体教师出席本次结课汇看展。本次结课展览展出的是17级视觉传达四个班同学们的招贴作品,累计共展出作品110余张,为广大师生全面的展示了本阶段的教学与学习成果。
指导教师为院长及老师进行结课成果汇报
招贴设计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通过课程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对相关概念进行有效视觉表达的能力。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招贴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设计方法,为设计的专业表达进行综合训练,学会结合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设计出富有创意表现与文化内涵的招贴作品。通过各个教学环节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概念的视觉转换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专业设计问题的能力。
教师们进行讨论交流
设计艺术学院高度重视艺术设计学科的未来发展,不断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提高学生的创新与实践应用能力。通过课程的学习,同学们逐步掌握了招贴设计的方法,在老师的指导下,使学生具有勇于探索创新意识的创意思维方式和具有逻辑性的创意思维转换能力,善于思考并设计出独具特色的海报作品。期间通过举办教师讨论会、作品汇看等活动来开拓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意能力。
本次结课汇看展,通过同学们的作品展出,体现出同学们已经熟练掌握招贴设计的基本法则,并在作业中体现出进一步关注招贴设计中的“图像内涵、社会语意、文献价值、媒介传承”的思考趋势。对于同学们后续专业课的学习以及对设计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曲贵翔
2019年11月13日设计艺术学院产品设计专业在艺海313教室举行了本科教学作品汇看,此次汇看涉及到的课程有产品二维创意与表达、人机工程学、文创产品设计和产品形态设计,共计103件设计作品。产品设计教研室主任杨剑威汇报了产品本次汇看课程的总体教学情况,专业教师张杰和景宇老师分别就各自所带专业课程进行了细致讲解与交流。张文隆副院长对产品设计课程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与认可,并提出了宝贵意见,王峰科长肯定了产品设计学生的课程成果,并表示在后期的教学过程中将对产品设计专业给予更多支持与帮助。
设计艺术学院院长臧卫军表示:设计艺术学院的作品会看为师生搭建了一个互相展示、交流和学习的平台,为大家提供了自主学习、自由探索发展的空间,作品会看展评让教师在深化课程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真正着眼于学生的特色发展,从而带动学生创新能力行业实践能力检验了产品设计专业学生的作品质量,同时促进了教师与教学管理团队之间的交流与认知,达到了设计作品汇看的目的与初心。
作者:杨剑威
10月30日,设计艺术学院2019级视觉传达设计1905班的8名研究生在刘静老师的带领下,来到i创途众创公园进行参观考察。
i创途公园位于高新区创业园。i创途众创公园是西安高新区创业园发展中心联合多家优质服务机构共同打造的一个全新的创新创业服务平台。以众创生态平台、多彩创业生活、多维资源整合服务于创业者,旨在构建西部最大创新创业示范聚集区,联动周边区域构建产业整合、金融协作、资源共享、运转高效的众创生态系统,成为西安市“双创”工作功能体验区、高新区“双创”工作窗口,本地“双创”新地标。艺术与创意已经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在工作闲暇之余,我们不但相聚,而且注重分享。在聚会与交流中,思维得以拓展,创意不断迸发
“i 创途衍生品概念店”作为i创途众创公园的文创产业平台,以自有品牌“INNO PARK”为基础,重点挖掘、培育本地初创品牌,集合国内外特色品牌于一体。承载品牌孵化、产品展示、产业服务、行业交流、品牌推广五大功能。未来将以产品设计研发、展览、分享、工作坊多种形式,与更多的设计师、艺术家合作,让这里成为西安乃至陕西初创衍生品的集合地、发声地,同时成为各个城市之间的文化交流空间。
通过刘静老师在观展过程中的介绍和指导,为视传专业的研究生从展出作品的形式表达、创作意境等几个方面向各位同学呈现了一份独特的艺术之美,在观展过程中丰富了学生的艺术素养、延展了学生的学术高度、提升了学生的审美水平、加强了学生的精神素养,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让学生感受到了“艺术与创新”的魅力。从而激发了同学们的创作激情,而且增强了师生之间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并且引导学生在以后的学习生涯中该如何去寻找和吸收艺术的养分,参观结束后,观展研究生纷纷表示:“将以更饱满的精神状态与艺术热情投入今后的学习中去。”
作者:陈秋妤许杰
10月17日下午,设计艺术学院在艺海219会议室召开了教学质量提升教师座谈会。会议由教育教学质量监督处赵芳丽教授主持。参加会议的有学院教务科科长王锋和学院5个教研室的12名教师代表。
赵芳丽首先介绍了本次座谈会的目的,为贯彻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精神,希望大家秉持“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群策群力、献言献策,共同把设计艺术学院教学质量推上新台阶。
在平等、轻松、开放的氛围中,来自学院各各教研室的12名教师代表结合实际情况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从教学内容、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课程考核、学生管理、学术研究等教、学、管方面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个个激情洋溢、观点鲜明。
在认真听取了大家的发言后,赵芳丽表示,十分感谢各位教师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每一个意见都很客观、具体,能充分反映教师们的诉求和心声,会后学院将逐一梳理、认真总结,针对大家提出的问题尽快拿出整改方案,为全面提升学院教学质量起到积极的作用。在广泛听取广大教师意见建议基础上,赵芳丽提出要老师们树立强烈的职业自豪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坚持“四个统一”,切实肩负起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为学校“双升”工作做出积极的贡献。
此次座谈会为教师构建了和谐的交流平台,为学院和教育教学质量监督处赢得了收获教师建议的机会,促进了沟通,增强了了解,对学院提高教学质量,改进教师教学方法,全面改善教学效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作者:杨帅
为了提升大学生团队整体创新力和合作能力,设计艺术学院“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经验交流会于2019年11月13日下午在艺海219会议室召开。本次交流会邀请了在往届比赛中多次指导学生获奖的我校刘静超副教授分享参赛的实践经验。参加本次经验交流会的有设计艺术学院参赛师生代表共25人。
会上,刘静超分析了往年“互联网+”比赛的获奖情况,对赛事规则和参赛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做了细致分析。接着用PPT讲解的方式展示了她指导学生在往届大赛中的项目成果,她提到优化配置组合团队的重要性,建议可以跨学科、跨专业进行组建项目团队,以此保证团队分工明确、科学搭配的同时也要培养团队合作精神。随后她强调了“互联网+”“线上”和“线下”的结合,建议学院师生可以根据自身项目的实际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线上优势”做出推广和宣传。参会师生也都结合自身项目中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地提问,刘静超老师都予以解答。最后由张文隆进行总结发言,他期望所有参赛成员能够从本次经验交流会中汲取经验,持续改进,争取在明年大赛中为学校交出新的满意答卷。
设计艺术学院院长臧卫军表示:全院教师要高度重视本次“互联网+”比赛,在赛前对项目的创新性和项目的实施会带来什么样的改变和影响以及对投资商所产生的的效益进行深入分析,对每个项目的创新、创意和可行性等方面提出了改进意见,甚至具体到团队成员的组成以及分工进行细化要求,学院各项目负责人和指导教师要以此次大赛为契机,持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和推进专创融合,激发师生创新创业热情,加快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形成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的新局面。
通过举办此次经验交流会,不仅让学院准备参赛的学生吸取经验、取长补短,也让所有参会的指导教师和学生代表更加了解大赛的准备过程与参赛技巧。相信经过本次经验交流,学院师生们都会有所收获,在今后的比赛中再创佳绩!
作者:杨帅
2019年10月30日下午设计艺术学院色彩课程阶段性作业汇看如期进行。由美术教研室造型方向团队负责人文立磊副教授带队,参加的教师有龚建中教授、丁聪伟副教授、贾小琳副教授及教务科向培福老师。本次作业汇看对象是2019级本学期开设色彩课程的环境设计和产品设计专业。
通过对11个班级的作业进行了整体汇看点评,丁聪伟表示从本次学生作业整体面貌看,学生基础大部分都很好,在教师课堂指导的下,逐渐摆脱高考的集训式模式,作业面貌呈现出多样性。龚建中提出色彩课程教学应该打破原有的单一工具材料,倡导以油画、水彩等材料进行色彩写生等建议。文立磊总结指出色彩课程在基础教学中的重要性,要求阶段性教学过程中穿插冷暖色调的静物组合方式,加强学生对于色调的认知。
最后,大家针对色彩基础课程如何向设计专业转化的方式方法进行了探讨。本次作业汇看体现了美术教研室基础教学工作的扎实,能够按照学校要求和学科发展要求进行全方位的教学研讨及改革实践。
作者:贾小琳
9月24日,设计艺术学院2019级8名研究生在刘静老师的带领下,来到陕西大风尚再生艺术馆进行现场实践教学,研究最新潮的再生艺术。
大风尚再生艺术馆是陕西省物流集团旗下陕西朝辉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创建的以再生资源材料为主的专业艺术展馆。其建筑面积4500平米,其中展厅面积3000平米,下设艺术家工作室、多功能厅、接待中心、休闲咖啡区、再生艺术品商店等配套设施,打造以资源再利用为主题的专业展馆。这是做为国内外艺术交流,艺术家创作,专业院校学生实习及社会大众参与的体验基地。
习近平主席说:变废为宝、循环利用是朝阳产业,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把垃圾资源化,化腐朽为神奇,既是科学,也是艺术。陕西西安大风尚再生艺术馆是致力于再生资源利用,再生艺术品创作、再生工艺品开发销售;集艺术展览、艺术品收藏、国内外艺术创作、艺术交流、再生艺术交流与研究、再生艺术教育为一体的专业艺术展馆。其依托再生资源交易市场丰富的物质资源,面向社会提供全程化的服务和良好的展示场馆,并邀请和接待国内外艺术家个人和艺术团体及艺术爱好者,共同参与,合力打造文化艺术的新天地。
这次陕西大风尚再生艺术馆实践学习是难得的外出学习机会,唤醒了学生的思考,灵感和创作激情,不再用简单、实用、碎片化的思维模式来结论物质的意义,对再生艺术而言将是一个全新的艺术探索。
西安大风尚再生艺术馆以废弃的犁铧、铁杈、镢头锨、机床、管道、齿轮、链条、轴承、连杆、塑料、汽车零部件、机器报废件,甚至是废钢筋头和废钢压块为素材,经过挑选、清洗、焊接、打磨、喷砂、抛光、上漆等十几道工序,化腐朽为神奇,将文化密码揉进这些破烂物件,从而诞生了一件件构思巧妙、让人啧啧称赞的艺术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带给观者惊艳的视觉享受,而且颠覆了人们对废品破烂的认知,同时传递着珍爱环境、节约资源再生利用的新发展理念。”
作者:曹爱叶 韩梦
10月17日下午4:30设计艺术学院在艺海会议室举行“精品课程色彩教学研讨会”,会议由美术教研室主任郭红娟主持,教务科科长王峰,丁聪伟教授,龚建中教授,冯旭教授,叶岐生副教授及我院色彩授课教师参加。
本次教学研讨会主要有三个环节,首先是色彩精品课程的负责教师文立磊进行本课程教学设计相关内容的汇报,内容从课程认知,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本课程设计的依据与原则,课程目标设计,具体教学目标,课程主要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随后龚建中教授从课程的内容上指出适当增加传统色彩练习的力度,提高教学质量;丁聪伟教授从课程的教学目标出发指出,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贾小琳副教授结合自己北京大学访学的经验指出色彩教学不仅要注重实践,也要加强理论修养的提高;周清老师结合西安美术学院的色彩上课方式,强调学生色彩练习应加强思维的启发。最后是色彩教学研讨会的互动环节,教师们讨论热烈,无论是教授还是青年教师,都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分享了目前色彩教学中的出现的问题,解决的方法。
通过本次教学研讨会,从色彩精品课程建设方面就课程规划,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研讨,同时经过本次研讨会的集体学习,也为接下来色彩教学的开展明确了重点。
作者:文立磊
2019年9月18日,设计艺术学院部分青年教师在艺海321教室参加了由应一平教师主讲的2019级研究生“艺术批评与论文写作”课程。
此次课程安排不仅提升艺术设计学院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充分发挥了教师优秀的示范引领作用,而且还促进了教师之间的教学经验交流,意义非凡。观摩课是探讨教学规律、研究教学方法、推广教学经验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也是教师课堂教学水平自我提高的重要途径,为了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为新教师提供观察研究的切磋课。
这次听课从三个方面切入,首先回顾上一节课布置的课下任务,同学各持己见,发表对于朱青生《现代艺术及其理论》的读后感。短短15分钟,汇聚这大家所有的中心思想。其次进行今天关于“艺术批评的社会作用”的讲课,除了用语言表达外,配合着PPT的板书,增加了感官效果,加深了对于内容的印象。最后在接近授课尾声时,进行整节课的总结,中心突出,主题明确,直击要点。最后布置下节课要看的视频,下节课进行复述和总结。整节课层层递进,特点鲜明,促进了课堂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在授课中教给青年教师以下几点的授课方式:
“听”教学细节
细节,往往是教师综合素质的流露,有经验的教师举手投足间都能体现出优良的教育意图,一个肯定的眼神,往往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而青年教师往往不太注意或浪费潜在的教育资源。
“听”闪光之点
一节课听完了,只要认真去捕捉,至少都会有一两个闪光点。一般的公开课,也多有灵采飞扬的机巧之作!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并能学习别人的长处,最终使其变为自己的长处的人。因此,在听课时,一定要首先抱着一种虚心学习的态度,要积极调动自己敏锐的眼光,善于去发现人家课堂上的每一点闪光之处,然后慢慢品味,细细揣摩,再将其拿到自己的课堂上去实践印证,这样久而久之,自然会功力日进。
其中观摩青年教师为:周清、景宇、黄轩、乔迁、李洪峰、蒋远东、汤光翊。
作者:赵另志
近日,设计艺术学院2019级视觉传达设计1905班的8名研究生在刘典老师的带领下,来到西安碑林博物馆进行现场实践教学,研究我国古代历史文物。
碑林博物馆位于西安市文昌门内三学街15号,原为陕西省博物馆,建于1944年,它是在具有900多年历史的“西安碑林”基础上,利用西安孔庙古建筑群扩建而成的一座以收藏、研究和陈列历代碑石、墓志及石刻造像为主的艺术博物馆。馆区由孔庙、碑林、石刻艺术室三部分组成,现有馆藏文物11000余件,其中国宝级文物19个号134件,一级文物535件。著名的“昭陵六骏”就有四骏藏于本馆。陈列由碑林、石刻艺术和其它文物展览三部分组成,共12个展室。现有7座碑室、8座碑廊、8座碑亭,加上石刻艺术室和4座文物陈列,陈列面积达到4900平米。博物馆本身即为孔庙旧址,其建置可追溯到北宋末年。照壁、牌坊、泮池、棂星门、华表、戟门、碑亭、两庑等明清建筑保存至今,并遵循着孔庙固有的建筑格局,组成了一个绿树掩映、古朴典雅的庭院式建筑群。
这次参观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对石刻艺术室进行参观调研,主要了解了第四展室现场进行的拓印活动,以及对宋至清代名书法家的诗文书迹进行了详细解读。第二部分是对碑林石刻艺术馆进行了调研参观,其中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昭陵六骏进行深入了解,从其历史背景,雕刻手法,图案装饰等方面进行剖析。第三部分是对碑林博物馆中的文创产品进行了考察研究,对其各类产品的图案设计,构成方式,印刷手段,材料选择进行了分析。
这次西安碑林博物馆实践学习是难得的外出学习机会。丰富的文物藏品,它们所蕴含的是中华悠久的历史文化,并且每个时期的藏品都代表了当时先进的技术和古代人的高超智慧。我们所见的每件器物上的带有的传统元素都具有自身的故事和寓意,并且我们有幸的观摩到拓印等技术。这为设计艺术学院研究生在今后的研究视觉传达设计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素材,能够更好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设计结合起来,继承和弘扬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
作者:陈秋妤、金礼妍
9月10日,设计艺术学院2019级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化应用研究方向的8名研究生在刘静老师的带领下,来到陕西大华博物馆进行现场实践教学,研究我国珍贵的近代文明工业遗存。
大华·1935为大明宫国家遗址保护区综合商业配套项目,以完善大明宫区域城市功能,丰富城市内涵,提升城市品位,营造城市亮点,优化城市服务为目标,打造以工业遗产保护为主题的,融合时尚、美食、文化、休闲、娱乐、购物、旅游等城市综合消费的跨界文化商业中心。
大华·1935项目建筑方案由中国建筑设计大师崔恺领衔设计。项目方案设计最大程度地将原有上世纪三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不同时期的建筑风貌与现代城市功能相结合,保留原有的锯齿形采光窗屋顶、钢三角结构厂房等特色,融入时尚设计元素和现代新型材料,并结合美轮美奂的灯光设计,实现建筑、景观及周边环境的完美融合。同时项目注重公共空间和交流空间的打造,在“场”区内部创造人与建筑、人与商业活动的共享互动空间,使不同领域的艺术工作者、消费者、游客、行者和各类时尚元素在这里互相碰撞,激发灵感和创意。
这次参观学习主要分三部分进行,第一部分,以长安大华纺织厂发展史与企业文化为主线,以大时代背景为辅线,分别讲述大华纺织厂的“兴建创业”、“新生发展”与“嬗变涅槃”。第二部分讲了西安大华博物馆采用史料及科研文字介绍、实物展陈、图片展示、模型复原、多媒体等多种形式,融历史性、人文性、知识性、科普性于一体,充分展现大华纺织厂这一西北近代纺织业先驱的历史沿革、人文风貌等,形成开放、自由、流动、互动的参观游览空间。第三部分,博物馆内部的展品,其实就是这座工厂的缩影。展品包括纺纱生产的机械、工厂模型图、经理办公室、纺纱工人的工作场景,纺织成品和衣物、甚至还有工人在不同时代的生活场景图。我们来这里,就如同在参观一家企业。
这次陕西大华博物馆实践学习是难得的外出学习机会。丰富的文物藏品,所蕴含的是中华近代的历史文化,每个时期的藏品代表了当时先进的技术和高超智慧。我们所见的每件器物上的元素都具有自身的故事和寓意,这为设计艺术学院研究生在今后的研究视觉传达设计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素材,能够更好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设计结合起来,继承和弘扬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
作者:裴佩徐婧伟
9月5日下午4:30在艺海219会议室举行“素描教学研讨会”,会议由设计艺术学院张文隆副院长主持,设计艺术学院臧卫军院长,教务科王峰科长,潘晓东教授,赵晓荣教授,王春光副教授,叶岐生副教授及我院素描授课教师参加。
本次教学研讨会主要有三个环节,首先是青年教师周清结合素描大纲,授课计划,非常生动的讲授了素描教学的主要内容,讲解内容中重点强调素描学习应把握认识教学,方法传授,学习思维习惯养成等。随后赵晓军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主要结合美术学专业素描教学的概况从人物素描环节进行了重点讲授,主要内容包括概念形的认识、速写练习的重要性、石膏像写生、人物写生等。最后是素描教学研讨会的互动环节,教师们讨论热烈,无论是教授还是青年教师,都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分享了教学中的出现的问题,解决的方法。
通过本次教学研讨会,从素描课程建设方面就课程模式、实施过程、规划设计、教学内容等环节进行了细致研讨,同时经过本次研讨会的集体学习,也为接下来新生开学上好素描第一节课做了充足的准备。
作者:文立磊
9月3日下午,设计艺术学院2016级产品设计专业生产实习大会在艺海303举行。会议由产品设计教研室主任杨剑威主持,部分教师及2016级产品设计专业学生参加了会议。
会上,19位学生分别讲述了他们的实习经历,分享了实习心得体会。杨剑威充分肯定我院学生在实习期间的表现,认为这样的总结交流对2016级实习归来的同学们来说,是一次非常好的专业能力教育,对2017级的同学们来说,有很多可以借鉴的经验。他表示,这种形式值得借鉴和推广。
产品设计专业教师景宇结合赵磊等同学在该台实习期间的优秀表现,表扬我院学生实习态度认真、上手快,专业能力强,基本功扎实。对即将走向社会的2016级学生,她提出两点建议:一是用全方位视角看待本专业;二是要紧跟行业发展趋势,看得更高才能走得更远。
同学们纷纷表示:利用本次实习的机会,可以使他们更好地了解产品设计公司的操作模式,产品设计流程,以及产品设计师所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明确产品设计专业的学习方向;巩固专业思想,激发学习热情,进一步提高自己对工艺品的认知水平,增强创作、造型能力,大胆构思等产品设计师所应该具备的专业素养和综合技能。
作者:杨 帅
5月7日—18日,设计艺术学院2018级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动画、美术学本科专业的516名学生在院长臧卫军和15位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分别在安徽西递、安徽屏山、河南太行山开展了为期12天的外出写生实践教学活动。活动期间,学生们严格遵守外出写生纪律。18日,全体师生安全返校,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此次教学实践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观察能力、色彩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专业基础能力,将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不仅让学生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同时也达到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的教学目的。
参与此次实践教学的丁聪伟、文立磊等教师就每天如何更好指导学生进行协商和讨论,并为每一位学生就当天的绘画作品给予指导。教师们针对每一位学生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给予讲解、说明和演示,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
近年来,设计艺术学院不断加大对实践教学环节的监管力度,进一步规范实践教学秩序,实践教学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为了保证此次外出写生实践教学活动的顺利完成,学院领导班子召开专门会议,就教学目标、教学规范、人身财产安全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及时跟踪检查。外出写生期间,指导教师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要求,精心指导、示范,辅导员努力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学生认真完成每一副作品。通过写生实践,学生对大自然的观察能力、感悟能力以及艺术表现能力有了很大提高,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据悉,设计艺术学院将在近期举办外出写生实践教学活动作品展,展出活动期间的绘画作品。
作者:杨帅
2019年8月26日,西京学院设计艺术学院举办的“卡通雕塑作业展”如期进行,本次展览共收集了动画专业1701、1702、1601三个班57件卡通雕塑结课作业作品,进行集中展出。
卡通雕塑作为现代人类文化创造的一种可视、可触、可感、可知的造型艺术形式,是现代理念下传统文化的产物,是动画造型和雕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卡通雕塑思想内容上的典型特征表现为在四种基本关系上的异化,即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以及人与自我的关系。动画从诞生之时起,突出的娱乐性功能使这一艺术形式具备了持续发展的可能性。个性化的卡通雕塑形象不但打破了传统雕塑在表现形式方面的束缚,而且很好地融入到了社会各阶层文化生活中,这是其他任何一种艺术所不能替代的。无论是造型语言,还是材质、动作等方面的应用,卡通雕塑都增加了个性化、趣味性,突破了传统雕塑的创作模式,以一种新颖、活泼的形式展现给大家,这也是动画艺术所呈现的最重要和最有价值的特征。
与此同时,卡通雕塑也作为动画专业一门专业基础课,课程能够有效的加深学生对三维空间的认知、理解,加强其基础造型能力提升,也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思维和创作热情,为后续的《三维动画设计》、《数字雕刻造型》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于兵科
2019年6月12日,设计学院研究生在研究生导师王磊老师的带领下,赴西安美术学院参观主题为:“文化传统·设计未来”的本科毕业作品展,在西安美院参观期间,我院研究生看到了很多富有创造性、立意鲜明的作品,展出的作品内容丰富、个性鲜明,虽然表现的艺术视角不同,但都充满了鲜活、饱满、生动的气息,都以其独特的个性显示出勃勃生机和无限的可能性、受益匪浅。
在这次的展览参观中,使我院的研究生了解到艺术的别样诠释,加深了对创作的全新体验,得到了更多关于艺术表现和思想方向上的灵感来源,对于艺术创作得到了新的思考和方向。丰富了学生的艺术素养、延展了学生的学术高度、提升了学生的审美水平、加强了学生的精神素养,达到了预期的学习效果,让学生感受到了“艺术设计”的魅力。
通过这次的参观学习,使学生体会到了理论学习的必要性和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这也是对艺术教学模式的一次很好探索,也将引导学生在以后的学习生涯中该如何去寻找和吸收艺术的养分。通过此次参观不仅激发了同学们的创作激情,而且将拓宽学生的创作思路,将所学运用到实践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培养应用型研究生人才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作者:张 帅
2019年5月7日,老师带领设计艺术学院研1805班的研究生来到陕西省西安美术学院西部美术馆参观了由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表现性绘画工作室纸本作品展,本次作品展的主题是“形形色色”。展会期间,我们看到了许多富有创造性的作品,对我们日后的学习很有帮助。
与大多数高校艺术学院相比,工作室自组建起,学员在社会身份、年龄层次、学习经历、知识结构等方面便具有“形形色色”的特征、除硕、博士研究生等艺术院校学生外,还有职业画家、高校教师等从事绘画创作多年的“老手”,以及职业军人、警察、医生、企业家等“跨界”爱好者。甚至是完全未接受过专业艺术教育的“素人”。对于学员构成上的“形形色色”,工作室实行“个性化教学”,注重保护个人艺术天性,发掘个人艺术潜质,力图营造较高“浓度”的绘画学习气氛,注重专业性、职业感的修炼养成。因而,“形形色色”一词也概括了工作室教学根本目的,即希望每位学员都能展现出不同于他人的艺术风貌。
2011年,工作室师生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举办了第一届“形形色色——表现性油画工作室作品展”。此后,每隔几年就会举办一次“形形色色”主题展,作为工作室最重要的展览品牌,其学术水准已得到美术界广泛认可。本次展览是该工作室首次大型纸本作品展,它汇集了“形形色色”与“纸本”两个最关键的学术概念。倡扬了“表现”的快意和张力,让更多的艺术家能够进入不拘一格和自由驰骋的疆域之中。某种程度上,足以让观者品读出一种对艺术的直抵心腹的 尊重与感动,言不尽意,形色无疆。
工作室的“表现性绘画研究”,是从绘画本体语言的角度出发,在当代语境中探索中国表现性绘画的诸多可能性。一方面,关注西方表现主义、新表现主义、以及“新绘画运动”以来的艺术风格与语言样式,广泛借鉴各种当代艺术形式的艺术思维与创作观念,同时也从文艺复兴早期绘画,中东细密画、稚拙艺术等诸多绘画类型中获得启发;另一方面,注重与本土文脉、艺术精神的对接再造。从传统美术,尤其是从民间美术、古代美术中发掘表现性因素,立足本土文化身份,避免一味模仿西方绘画画貌与样式的倾向。因而,工作室在教学中并不局限于“再现-表现”,“具体-抽象”等类型与风格,而是倡导广泛地学习吸收,注重更贴近内心、贴近艺术真实,“形形色色”的个人表现倾向。
这次展览的纸本,很好地体现了段正渠教授带有实验和探索性质的教学方法的意义,展示了这种教学方法取得的丰硕成果。所展出的作品内容丰富、个性鲜明。从画面上看,既有对西北自然风景的描摹,也有对民间生活的透视;既有气势恢宏的大场景绘制,也有具体细微的小物件刻画,以及梦境般的幻想景象的抒写。从表现手法上看,也都呈现出技法与材料的丰富和多样性。不论是何种内容、何种方法,都体现出学生在表现性绘画工作室不断学习、探索、实践后找到的独具个性的艺术面貌和艺术表达方式。这些作品虽然达到的艺术高度不同,但都充满了鲜活、饱满、生动的气息,都以其独特性显示出勃勃生机和无限的可能性。
作者:曹梦琦
2019年4月11日艺术设计研1805班5名同学和耿建老师一同前往西安当代美术馆和OCAT当代艺术中心参观。
西安当代美术馆
在西安当代美术馆举行的展是“丝路精神--首届西部国际设计双年展”。此次展出的有平面视觉设计、多媒体设计、交互设计和文创产品设计。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大力提倡,中国正在打造一个范围更广,影响力更大的“新丝绸之路”。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主旨演讲时强调,古丝绸之路绵延千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这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
第二届“丝路精神--首届西部国际设计双年展”的展览主题是“中国传统工艺的创新设计”,深入挖掘、梳理、研究思路沿线省份优秀传统工艺资源,推动传统工艺的传承创新,用艺术设计的手法为中国传统工艺转化为文创产品走向市场、走进生活,为中国传统文化、传统工艺的复兴,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促进中国与西欧文化交流,并为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走出去做出积极贡献。
OCAT当代艺术中心
OCAT西安馆是OCAT馆群的成员之一,于2013年11月开馆,OCAT西安馆致力于当代艺术,整合当地及国际资源,以国际化的水准来呈现并推介中国艺术,同时支持多样化的、立足西安的文化交流项目。
本次在OCAT西安馆展出的作品是“英国新摄影 Another Way of Telling”、“沉默的言语 Silent Speech”、“五蛇下洋 Omen”和“秦望 Qin In Retrospect”
“英国新摄影”呈现了安娜·福克斯和凯伦·诺尔两位常居英国的纪实摄影领军人物的近百件作品。两位摄影师以敏锐独到的眼光洞察时事,用幽默辛辣的手法表达观点。展览包含多个系列的作品,这些系列如一篇篇摄影专题般探讨社会阶级、工作环境、自我意识等命题。
本次参观是数字印刷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对实地的考察、讲解,让学生更加了解当今社会对设计印刷的发展方向,更好的可以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相结合,为今后的设计发展方向指明道路。
作者:曹梦琦
为了深入调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其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与创新。4月10日,设计艺术学院刘静老师带领1805班研究生赴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进行实地考察学习。深入了解和探讨在现代社会发展的今天,为何要重点研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传统民间文化对现代设计的影响与创新性研究。
陕西是文物和文化大省,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更沉淀出独特的民风民俗。有陕北游牧文化特性,又有关中农业义明之精髓,同时陕南又有南方文化的特质,这为陕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丰富、可挖掘与保护的各种遗存。目前,陕西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线索38416条,其中县级4150项、市级1415项、省级604项,74项列入国家级名录。其中西安鼓乐、中国剪纸、中国皮影已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同时,陕西已命名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492人,其中78人为国家级传承人。这些作品均出自民间艺人之手,更多地保留了纯粹、质朴的原生态风貌。
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是陕西首个全面、系统展示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业性博物馆,集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华于一炉,以陕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大类项目为基础,运用图片、文字、实物、多媒体等多种展示手法,对其地理位置、历史沿革、呈现形态、文化内涵、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以及传承等进行展示,体现了陕西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以及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厚的文化内涵。
陈列馆整个展区分为十个大类:传统音乐、民间文学、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竞技、传统美术、传统医药、传统技艺、民俗。各种巧夺天工的手工艺作品让同学们叹为观止,纷纷感慨民间传统文化的精髓与伟大。
馆内还通过展品对非遗项目进行了系统梳理,讲述着它的来源,制作者以及其背后的故事。让同学们看到作品的同时,也感受着制作者当时的创作心情、环境以及背景。对作品研究了解的越透彻,越能更好的在设计中进行运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性研究,不能只把着重点放在创新上,要按照研究、保存、保护、传承,最后才是创新这样的发展模式进行深入学习,挖掘其本身的文化精髓,提取设计元素,给于现代设计启发,再将它与现代设计相结合。
通过这次的考察参观,大家都感到受益颇深,也认识到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不在一朝一夕,要时刻保持对传统文化的感知和学习,将成为一种常态。不断加深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悟,认清其本质和内涵,并从中汲取养分,融入到现代设计中,更好的继承和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作者:王斐
2019年3月27日下午,设计艺术学院美术学教研室在艺海219会议室开展教学经验分享公开课活动。本次活动主题——水彩画公开课。由原西安美术学院美教系水彩专业主任丁聪伟教授主讲,美术教研室主任郭红娟主持,美术教研室全体教师出席,设计艺术学院院长臧卫军参加了本次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主要分为讲解、观摩、互动三个方面介绍教育教学工作经验。首先丁聪伟教授介绍了水彩画在中国的发展历史,水彩工具材料的使用方法,指出水彩画工具便捷,方法是先画画面浅颜色的部分,再画画面深颜色的部分的绘画步骤,并以作品为范例,为各位教师分析水彩作品中的形式和美感。其次,提出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一要灵活处理课本内容,让被动变成主动;二要授课老师认真改作业,学生就认真做作业;三要实践出真知,让学生动起来;四要注重教学艺术;五要多补充课外知识,更新知识库。最后,互动环节讨论热烈,提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细节,借鉴运用别人好的教学方法,不断更新课堂教学内容和方法。并分享了自己的作画过程以及特殊技法和经验,使各位教师受益匪浅。
本次教研活动受到大家的好评,教研室的老师们纷纷表示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提高了教师专业认识,解决了专业教学中面临的教学问题,更加明确了专业实践课的教学方法,为教师们搭建了一个树立教学理念和交流学习取长补短的平台,对提高教师整体教育教学水平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并且希望在今后继续组织相关活动,共同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做好各项工作。
作者:周清
3月20日,设计艺术学院2018级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化应用研究方向的4名研究生在刘静老师的带领下,来到陕西历史博物馆进行现场实践教学,研究我国古代传统装饰图案。
陕西历史博物馆是遵照周总理遗愿,于1983年开始筹建,1991年建成开放的大型国家级博物馆。建筑吸取了唐代建筑的雄浑博大,借鉴了中国传统宫殿“轴线对称,主从有序,中央殿堂,四隅重楼”的结构特点,规模宏大,典雅凝重,古朴大方,体现了民族风格、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被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的陕西历史博物馆文物数量多、种类全,具有极高的品位和价值。陕西历史博物馆现藏文物171万件,馆内的基本陈列为“陕西古代文明”,以3000余件文物精品展示了三秦大地史前文化以来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历史,重点突出周、秦、汉、唐时期光辉灿烂的物质文明。
这次参观学习主要分三部分进行,第一部分是对史前文明的部分精品文物关于人类的起源和生产活动的器物进行详细的解读,主要选择了人面鱼纹盆等几件代表性陶器进行研究。第二部分是对周秦两个时期的青铜文化进行研究,选择了部分具有代表性的青铜器进行深入了解,主要从器物的铸造背景,工艺,图案装饰,铭文和器物本身的价值进行剖析。第三部分是对汉唐两个时期的繁荣经济文化背景下的部分国宝级文物进行研读,领略宏大的汉唐气象。
这次陕西历史博物馆实践学习是难得的外出学习机会。丰富的文物藏品,所蕴含的是中华悠久的历史文化,每个时期的藏品代表了当时先进的技术和古代人的高超智慧。我们所见的每件器物上的传统元素都具有自身的故事和寓意,这为设计艺术学院研究生在今后的研究视觉传达设计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素材,能够更好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设计结合起来,继承和弘扬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
作者:杨洋